廖文刚与人合股建立的板溪镇食用菌基地。去年,基地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带动邻近村寨100多人就业
核心阅读
印江,地处武陵山区,属国家级贫困县。如何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一直是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深思的问题。
穷则思变。2008年,印江作为全国“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开发试点县,率先探索出一条贫困人口整体脱贫的新路。在“整乡推 进”成功经验基础上,又创造性提出“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扩展到“整县推进”。这一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经验,目前已在铜仁10个区 县乃至全省推广实施。
整体脱贫促区域发展
在全国11+3连片特困地区中,我省涉及武陵山片区、乌蒙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三大片区,覆盖全省80%以上的国土面积,涉及65个县,涵盖全省85%的贫困人口。连片特困区域成为我省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和“堡垒”。
当前,贵州扶贫攻坚已进入深水区,提高扶贫实效,加快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被视作关键之役。
今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规划,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优势产业、人口素质的提升,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
印江地处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面对贫困,印江干部群众不断开拓创新,率先走出了一条整体脱贫的新路。
2010年,在杉树“整乡推进”成功经验基础上,印江创造性提出了“增收致富行动计划”,从40个村到100个村,再到全县374个村,扩展到“整县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实践证明,“增收致富工程”作为印江“整县推进”扶贫开发中的一个重要载体,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开创了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新经验,这对于加快我省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积极的参考借鉴作用。
今年初,国发2号文件对我省扶贫进行了战略定位扶贫开发示范区,为我省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新起点,新希望。新路子,新经验。看清方向,抓住重点,苦干实干加巧干,贵州到2020年与全国一同进入小康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印江属典型的山区贫困县,以扶贫新标准2300元计算,贫困人口还有15万余人,占全县农村人口总数的近一半。
2010年,印江创造性提出了“增收致富行动计划”,选定40个村试点,每个村投入20万元专项产业发展资金,一举成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00元以上。去年,“增收致富行动计划”升华为“增收致富工程”,试点村扩大至100个,实现人均增收800元。
今年,抢抓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的战略机遇,印江“增收致富工程”覆盖全县374个村,扶贫开发“整县推进”进入纵深阶段。
20万元如何用?
6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梵净山脚下的永义乡,这里属新阶段扶贫开发省级重点贫困乡。山坡上、田野里,随处可见青葱翠绿的大叶韭菜,多数地里还套种了茶叶、核桃等作物。
在张家坝村,记者碰上去赶集的老农彭跃文,说到韭菜,他立马停住了脚步。“种韭菜好,不用翻田,这样节约劳力,收入还比种粮高好几倍呢!”老彭说,过去 种韭菜都是自家吃,前年,3亩地改种大叶韭菜,政府每亩补助200元,还套种了茶叶。去年,1亩韭菜收入有2000多元,今年还想多种点。
乡党委书记杨胜桂说:“抓住产业才能抓住扶贫核心。自2010年启动增收致富工程以来,每个村投入的试点资金20万元,我们全都是用在产业发展上。”
目前,永义乡已发展韭菜600余亩,辣椒1200亩,茶叶460亩,绿壳蛋鸡1000羽,核桃50亩等。今年上半年可实现产值36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86元。
峨岭镇同心村是2010年县里最早一批“增收致富工程”试点村,因这里山高坡陡,受自然条件限制,20万元试点资金,全部用于发展蛋鸡养殖。目前,全村共发展蛋鸡3.6万只,平均每天产蛋近3万个,产值2万多元。
“20万元的专用试点资金,我们保证每一分钱都是花在蛋鸡养殖上。”村支书代传智扳着指头给记者算账,凡是愿意养鸡的村民每领养1000只,按1只补助 鸡苗1元计算,就获得补助1000元,另还可享受贷款贴息1400多元。除了村里建育雏室用去7万多元,其余资金都用于鸡架等设施建设。
田勇是同心村第一批养殖户。去年8月2000只蛋鸡开始产蛋,一天多的有2000枚,月收入超过万元。代支书说,今年村里又新发展了2户,在广州打工的村民严天亮听说效益好,也赶了回来,目前正建鸡舍,打算领养3000只。
试点中,印江立足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将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按照“长短结合,连片开发”的思路,大力打造优势产业,实现规模 化生产,稳定增加群众收入。同时县财政整合各类支农惠农资金,加大农业生产性扶持力度,通过实施种苗、农资和农机等实物补助,帮助农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农 户发展种养业。
县委宣传部部长代忠义介绍,每个村专项安排的产业发展基金20万元,都是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商品猪、林下养鸡等短平快产业,通过产业实现增收“乘数”效应。
今年,印江筹集资金5480万元,增收致富工程实现全县374个村全覆盖。全县建设示范生态茶园基地2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万亩、精品果产业基地0.2万亩等,拓宽农民产业增收渠道。
干部如何帮?
在板溪镇食用菌基地,记者碰到了一位80后小伙廖文刚,村民都亲切地称他为“廖总”,他是基地股东之一,而他的实际身份却是镇农经站干部。
廖文刚,样子很斯文,做事却很大胆。去年,工作没几年的他,居然贷款10万元和县农牧科技局、县食用菌产业办等几名干部合伙带头发展食用菌。
“因为前期投资大、风险大,一开始老百姓不敢参与,我是干部,就带个头。”小廖说,其实食用菌这个产业,效益十分可观,一年下来,1亩香菇至少收入4万多元。
去年,为提高“增收致富工程”实效,县里鼓励干部入股,示范带动更多村民。廖文刚和其他几位干部一起,以每亩600元价格租下200余亩地,每发展一棒香菇政府补助0.5元,政府还帮助修建了厂房,完善了路灯等基础设施。
在他们的示范下,短短几个月,食用菌基地在板溪镇凯塘村和渠沟村悄然而起。
过去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不断加入食用菌发展行列。基地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了印龙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村民周焯昂投入资金16万元,合作社共投入资金300万元。
“一个产业的发展,技术和市场很关键。”廖文刚说,他们从浙江引进香菇种植专业人员,加强食用菌生产加工、田间管理、技术辅导和市场营销。
去年,基地生产香菇和黑木耳150万棒,当年年底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预计本季可实现产值600万元,带动邻近村寨100多人的就业,合作社已吸纳社员32人。
“以前就想种香菇,但一缺钱,二缺市场和技术。”正在基地采菇的本地村民妇谯信娥说,基地成立后,她就来这里打工,每个月有1000到1200元的收 入,最为重要的是学会了一整套种菇技术。“现在有政府扶持,又有技术和市场,心里踏实了。”谯信娥说,再过一些日子,就可以自己发展种菇了。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目前基地融资350万元独立生产经营,已带动农户162户,建成加工房一个,成套加工生产线一条,产品远销贵阳等地,实现产、加、销一条龙。
“基地示范、农户入股”。印江以农民的意愿为第一信号,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采取能人示范、典型带动、项目推动等方式,为群众发展产业注入动力、增加信心,达到了“以点带面”的预期效果。
目前,全县已发展食用菌1300余亩,无公害蔬菜4万亩,生态茶园21万亩……
试点中,印江按照一名县级领导联系1至3个试点村的方式,帮助试点村理清发展思路,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全县每名科级以上干部与试点村的一名贫困户结成对 子,实行对口帮扶,要求不脱贫不脱钩;并组建专门的工作队驻村开展工作,逐户制定增收致富方案,实行“一村一策一干部”,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 户,确保产业发展实现全覆盖,实现增收致富预期目标。
农民如何富?
郎溪镇甘陇村村民田茂兵今年种植的80亩辣椒丰收在望。问到销路,他浅浅一笑:“这个不用愁,都是公司订单的,保底价1块二一斤。”
田茂兵说的公司就是梵净山土司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在郎溪镇设有一个加工厂,采取“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在郎溪镇建有生姜、辣椒种植基地近千亩,带动散户种植500余亩,可解决当地30余人的长期就业。
郎溪镇镇长杨胜冰说,前年镇里启动增收致富工程以来,围绕县里几个大产业,镇里大力发展种养业,蛋鸡养殖达120万羽,柑橘、桃、柚等经果林有1万多亩,去年还增加了食用菌、辣椒等种植。
“这几年,随着增收致富工程的启动,全村17个村已全部覆盖,村民种养热情高涨。”杨胜冰说,但加工仍然是短板,要让农民种植的农产品变为商品,就要想办法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增收致富工程”实施3年来,印江以茶叶、畜牧和果蔬基地为依托,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行订单农业,带动农户增产增收。
去年,该县组织农户与20多家公司、企业以及个体客商签订了产销协议,有效解决了农产品的加工、销售问题。随着试点村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催生了柑桔、畜牧、果蔬、茶叶等3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社员近1000人。
“只有用工业的思维方法发展现代农业,才能让农民尽快增收致富”,一位县干部如是说。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促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才能促进农民更快更好更长远的增收。
数据显示,2011年,印江培育1万吨以上的茶叶加工厂1家,1000吨以上的茶叶加工厂2家,区域性茶叶初制加工厂48家,蔬菜加工企业2家,年出栏1万头以上商品猪养殖场4家。
扶贫先扶智。在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中,该县还大兴“科技扶贫”战略,改输血为造血,提高后续致富的能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 组织近1000名群众到省内外参观取经,学习茶叶、烤烟、特色畜禽养殖等技术;并邀请湖南、四川等地的专家到本县进行林下养鸡、冷水养鱼、韭菜种植等技术 培训。
去年以来,该县先后投入培训经费50万元,举行“阳光培训”、“绿色培训”等规模性集中培训近100场次,8000多名群众成 为具有一技之长的新型农民。沙子坡镇天星村村民任明朗,还自费到江苏学习平菇栽培技术,今年栽培平菇8000袋,预计产菇2.4万斤,可实现纯收入4万余 元。
据统计,2011年,增收致富试点村实现人均纯收入增加800元,人均增收最高达1798元,重点贫困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2个百分点以上。
今年,印江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乘势而上,把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试点扩大至374个村,确保今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538元,增长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