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思变,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看着眼前越“长”越高的石头,顶坛人陷入了沉思:向石头山索要生存资源,在石头里面种出吃的、建起住的。
石旮旯里寻找致富路
——顶坛片区“花椒经济”富民纪实
本报记者 刘久锋
“眼望花江河,有水喝不着;石缝种包谷,只够三月活;想要吃米饭,除非坐月婆;姑娘往外嫁,媳妇讨不着。”这首悲凉的歌谣在贵州省贞丰县北盘江镇顶坛片区过去几十年里,一直传唱着,这样的生活情景也让当地群众出门不敢抬头,走路挺不起腰杆。
顶坛片区居住着2700多户8000多人,其地理环境属喀斯特发育成熟地带,其中90%以上是岩山,10%的土地星星点点,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是当地群众的形象比喻。
土地瘠薄而且缺水,环境极为恶劣,常常是种一坡收一箩。上世纪80年代,当地农民缺粮吃,缺钱花。每年人均占有粮食4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0元。每逢赶场天,聚集在当时牛场区政府门前等救济粮、盼救济款的70%~80%都是顶坛人。
穷则思变,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看着眼前越“长”越高的石头,顶坛人陷入了沉思:我们穷,穷在土地贫瘠破碎上,穷在农民与耕地矛盾尖锐上,穷在山高坡陡留不住雨水上,我们没有任何优势,只有石头山,我们就只能向石头山索要生存资源,在石头里面种出吃的、建起住的。
于是不甘贫困的顶坛人开始了艰难的摸索:种花生、种砂仁、搞养殖……结果都失败了。群众苦盼,政府着急,到底什么样的路子才适合顶坛片区的发展?有人提出坡改梯,有人说只能实行移民搬迁。
“种花椒干得,我家种的一棵花椒就卖了20多元钱,一亩地可种60来棵,一亩可收入1000多元,比种包谷划算多了。”村民袁家伦的一席话让当地领导受到了启发。
1992年,贞丰县委、县政府通过调研,决定在顶坛片区发展花椒种植。石旮旯地里种花椒,在石头缝里形成灌木丛,水土流失就大大减少,而且还能产生经济效益。从此顶坛人开创了喀斯特地区“花椒经济”的脱贫致富模式。
从上世纪90年代到如今,顶坛人开始一步一实现花椒致富的梦想。当年带头种植花椒的银洞湾村支书罗泽亮亲自育苗,发动群众,谁家要种,他就免费 提供花椒苗,免费指导种植。如今,全村家家有花椒,年收入超过5万元的人家有100来户,花椒产值达3000多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了5000多 元。
山里人赚了钱,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种植花椒让顶坛人不仅实现了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还让95%以上的人家住上了平房、楼房,过去不敢想的冰箱、彩电、影碟机等家用电器及电话、手机、摩托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一些农户还圆了轿车梦。
目前,该片区内95%以上农户都种上了花椒,户均种植花椒5亩以上。同时,由于花椒树根系发达,枝繁叶茂,减少了水土流失,促进了生态平衡。据 贵州省科技厅石漠化治理科研组统计,该片区水土流失防治率达94%,土地石漠化治理率达92%,森林覆盖率达70%。为使花椒形成产业,2004年4月成 立了北盘江镇花椒专业经济协会,该协会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为花椒种植户和生产加工企业提供服务。目前会员发展到2160人。
如今,贞丰县成为西南地区花椒商品生产基地,“顶坛花椒”成了品牌,备受四川、重庆、江西、湖南等地客商青睐。“贞丰顶坛椒业有限公司”和“贞 丰县顶坛绿色食品厂”等龙头企业带领当地农户通过加工花椒粉、花椒油和麻椒油等产品提高花椒附加值。目前,全县花椒种植面积近10万亩,已产花椒1.1万 吨,产值达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