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凯坝村,以往漏风漏雨的木屋已经消失不见,一幢幢新砖瓦房坐落在苍翠的山间。近年来,一系列产业扶贫政策让这个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区里支持修了通村、通组路、机耕道等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有很大改善,农业也逐步向产业化发展,大部分村民都富了起来。”村党支部书记周天顺说,目前,村里有202户农户、900余人,全村3000多亩土地,年人均收入约4800元,基本上都脱了贫。
走在干净宽敞的水泥村路上,周天顺很是开心,他说,以前,最怕下雨,进村很不容易,回到家一身泥巴,要是成婚接亲,进门要先洗鞋。现在不用了,走在路上鞋子不会脏。
不仅如此,区里出资,村民群策群力,在山里修了机耕道、水窖和沟渠,现有水窖80口,沟渠2000多米。基础设施完善最大的好处是解放了村里的劳动力,种田也没有那么累了。
66岁的村民周焕云深有感触,“以前没有水窖,我们从山脚下挑水浇地,一个来回至少也要半个小时。现在好了,水窖就在土地旁边,我们挑水灌溉很方便;机耕道还没修的时候,我们给庄稼施粪肥时,不是靠人挑,就是马运,费时又费力,现在方便多了,直接用农用车把粪肥运到地里,节省了很多劳动力。”
周天顺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除自家喂养200多头猪,他还通过村民自愿入股的方式集资建了一个养殖场。记者看到,建在半山坡上的养殖场已初具规模。现在养殖场有100余头种猪。养殖场生产出来的猪仔由村民喂养,公司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周天顺说,下一步,继续扩大养殖场的规模,预计在2015年的时候达到上万头。
“等养殖场到了一定规模,再建个蔬菜基地,用猪粪当肥料,来种植无公害蔬菜。再成立一个合作社,将村里还没致富的村民吸纳进来,共同发展,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 周天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