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琢成“碧玉”秀黔南

发布时间:2010-03-17  来源:贵州日报 
摘要:深秋时节,记者来到罗甸县沫阳——董当“万元田”蔬菜基地采访,放眼望去,田间地头,秋冬果菜黄瓜、西红柿、辣椒、棒豆长势喜人,到处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深秋时节,记者来到罗甸县沫阳——董当“万元田”蔬菜基地采访,放眼望去,田间地头,秋冬果菜黄瓜、西红柿、辣椒、棒豆长势喜人,到处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沫阳村村民班修生第二次摘棒豆到村委蔬菜协会,过秤62.5公斤,每公斤2.8元,得现金175元。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种有1.5亩棒豆、1.2亩西红柿、1.1亩辣椒,单是棒豆收入4200元,这亩地加上年初的早春菜和水稻收入有1.2万元。

  “除去投入成本,你这亩地可收入多少?”

  “没有成本,就是出劳力。菜种、农膜、肥料都是县蔬菜办无偿提供的。我们只管种出来交给村蔬菜协会,1亩地收入已上万元。”村支书罗家明插话:“我们调查了市场,协会收的这个价,比贵阳五里冲批发市场的批发价还高出6毛钱。”这些天,每天有20吨以上的蔬菜从这里运出去,再过几天,每天运出的蔬菜要达40吨左右。

  县蔬菜办主任魏祥云介绍,今年全县蔬菜再获丰收,主要是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6万余亩,其中有10万亩无公害蔬菜,3万亩秋冬果菜,实现总产值5亿多元,农民人均收入比去年增加近400元,创下历年新高。

  罗甸蔬菜不仅畅销省内各地市县,还远销湖南、湖北、重庆、广东、深圳等地。如今,罗甸已成功完成从“菜篮子”到“现代农业”的转型,正从蔬菜大县向蔬菜强县迈进。该县充分利用当地地理、气候资源优势,抓住早熟蔬菜产业不放松,大力推广秋冬果菜种植,蔬菜种植经过近30年的不断摸索与改善,终于走出了一条适于喀斯特山区发展现代农业和为当地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新路子。

  罗甸县早熟蔬菜产业发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罗甸蔬菜产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当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真抓实干。该县认定这一绿色产业,将蔬菜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终于做成支柱产业。

  项目实施促农增收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罗甸蔬菜产业,罗甸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的指导思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县蔬菜生产。该县组织农业部门及蔬菜生产重点乡镇负责人前往“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县考察学习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借鉴和吸收山东寿光蔬菜发展的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来指导和促进罗甸蔬菜产业的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和各菜区地理、气候、生活水平等实际情况,在蔬菜布局上形成县的北部乡镇以菜玉米为主,西南部乡镇以四季豆、辣椒、豇豆为主;中部乡镇以苦瓜、丝瓜、番茄、茄子、黄瓜为主;其他乡镇以辣椒、黄瓜、豇豆为主。同时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和标准化生产种植力度,建立了以蔬菜科技示范为主导、村级蔬菜协会为载体的科技推广体系和以蔬菜营销为主导、信息化建设为主体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罗甸蔬菜产品内外质量得到广大客商的认可,呈现产销两旺的可喜局面。

  罗甸县从2004年开始大胆探索秋冬果菜种植示范并取得成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早春菜——水稻——秋冬果菜”一年三熟的高效立体农业种植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在不影响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增加两季反季节蔬菜收入,并减少了病虫害,提高了蔬菜质量。使罗甸早春、秋冬热量资源和冬闲田土得到充分利用,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县沫阳镇纳括村种植秋冬果菜500亩,实现总收入90万元,户均增加收入4000元以上。董当乡红星村村支书罗家明种植早春果菜6亩,收入近4万元,秋冬果菜6亩预计收入3万元,加上水稻6000元左右,亩均收入1.26万元。

  结构调整深化产业

  该县贯彻“为民增收,助民致富”精神,依托省外及省内农业专家技术力量,在县境不同区域建立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基地,合理安排生产示范区的新品种布局,推行病虫害综合防治、微生物菌肥使用、蔬菜高产优质栽培、秋冬果菜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等新技术,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今年以来,开展培训农户72期16800人次,并培育了263名科技骨干,试验示范了72个果菜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已成为罗甸早春、秋冬优质高产栽培蔬菜的主打品种。

  目前,罗甸蔬菜种植已经脱离了粗放的生产管理,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蔬菜大县向蔬菜强县的巨大转变。罗甸举全县之力打造罗甸蔬菜产业,对涉及蔬菜产业的龙头企业,在信贷、税收、进出口和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加强对蔬菜产业的龙头企业的引导,增强企业对农民的带动能力,帮助企业和农民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提高订单的约束力和履约率,逐步形成农民和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经营机制。支持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培育和扶持蔬菜流通中介组织,鼓励、帮助农民运销大户和经纪人参与蔬菜流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蔬菜产业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

  近30年的经验积累,16万人的种植大军,3万多名技术能手,100多个农民蔬菜协会销售网络,160多个适销对路的蔬菜品种,为罗甸蔬菜走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近30年的培育,罗甸蔬菜已形成种植面积16万亩、总产值4亿余元的规模,并走上了全国30多个大中小城市人民的餐桌。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全县16万农民因种植蔬菜走上了一条持久而稳定的致富之路。罗甸蔬菜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