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壮乡沼气富农家

发布时间:2010-06-11  来源:人民日报
摘要:做饭烟熏火燎,粪坑臭气冲天,污水到处横流,房屋苍蝇乱飞。这是昔日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但当记者跨进广西北流市农户陈裕碧的小院时,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一幢漂亮的三层小楼掩映于绿树丛中,院子里种植了翠绿的蔬菜和娇艳的鲜花,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清香。 今昔农家

“做饭烟熏火燎,粪坑臭气冲天,污水到处横流,房屋苍蝇乱飞”。这是昔日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但当记者跨进广西北流市农户陈裕碧的小院时,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一幢漂亮的三层小楼掩映于绿树丛中,院子里种植了翠绿的蔬菜和娇艳的鲜花,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清香。
今昔农家巨变是如何发生的?北流市委书记丘德奎含笑相告:1997年以来,市里把以养猪为重点的畜牧业和以水果为龙头的种植业紧紧“扭”在一起:将牲畜粪尿导入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入室照明做饭;而发酵剩余物沼液沼渣则入田入地做肥料,构成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建起了一个个农村“生态家园”。
“沼气带来新福气,循环经济促发展;生态家园景观美,清洁文明农家新;背靠青山不烧柴,阀门一开饭菜香……”广西乡村时下流传的这样一段顺口溜,真实地反映了沼气建设给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变。
广西沼气入户率全国最高
广西生态家园建设以沼气建设为核心,配套进行改厨、改厕、改(猪、牛)圈、改水、改房等工作,致力于实现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家居环境清洁化,形成以农户为单元的生态良性循环。
田阳县那坡镇义安村龙云屯村民黄正军的新房,就建在大山脚下。他家里养了7头母猪,屋子里却干干净净。2008年5月,黄正军在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帮助下,建起了一座联户养殖型的沼气池。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做饭、烧水,用电多时一个月要用100多元。用了沼气之后节省了很多,现在种的火龙果和蜜柚,施放的全是沼渣料,效果很好,大概能增产20%。像黄正军一样,田阳县绝大部分农民的家里都拥有了沼气池。
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陈秋华说,到2009年底,广西全区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355.3万座,沼气池入户率达44.4%,是全国沼气入户率最高的省区。据测算,这些沼气池每年可提供优质燃料14.2亿立方米,节省打柴工日近1.8亿个,保护有林地面积59.2万公顷,相当于提高森林覆盖率2.5个百分点。同时,每年还可提供8883万吨沼液沼渣优质有机肥料,为农民增收节支约53亿元,全区约有1421万农民直接受益。
沼气成为生态农业的纽带
广西创建的各种生态农业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村的能源问题,而且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引领农民走上致富路。
20多年前,“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产靠救济”的贫困村——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通过建设沼气池,组织村民上山垦荒种月柿,并利用沼渣、沼液给月柿施肥,不仅提高了月柿的品质,而且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如今,全村普及了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生产的“恭城月柿”个大、肉厚、质软、少核、含糖量高,深得消费者青睐,畅销国内外。“春季是花园,夏季是林园,秋季是果园,冬季是乐园”,红岩村已成为全国有名的生态农业示范点。
如今,广西以“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模式为基础,衍生出“猪—沼—稻”、“猪—沼—菜”、“猪—沼—蔗”、“猪—沼—茶”、“猪—沼— 花”等模式,有效带动了“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经济发展,形成了水果、蔬菜、水稻、甘蔗、畜牧、林业等生态农业集群,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相关阅读: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