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浦北编织业勇闯国际市场

发布时间:2010-06-02  来源:南方科技报
摘要:当广西浦北县一群农民老板,用国际化的眼光闯市场的时候,他们不知不觉地引领了当地编织产业融入国际市

       当广西浦北县一群农民老板,用国际化的眼光闯市场的时候,他们不知不觉地引领了当地编织产业融入国际市场。

  “我的一个灵感拿下了200万美元的订单。”浦北某工艺编织厂老板何辉告诉笔者,他为今年5月在第107届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的收获感到自豪。今年3月,何辉到山东考察市场。他发现,当地农民采摘玉米后留下很多玉米衣。少数人把玉米衣编成绳子来用,大多数烧了作为农家肥。能不能利用这些绳子编织成各式各样的外贸编织品呢?“职业敏感”使何辉购回一批这样的绳子,然后组织本厂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攻关。这种采用玉米衣制作的编织花篮以其环保、清香、精美等特色,在广交会上吸引了广大外商的眼球,并成为美国沃尔玛公司特许供应产品。

  在本届广交会上,浦北县7家工艺编织品出口企业现场签约成交额达2100万美元。据了解,该县编织企业共29家,有自主出口经营权的企业18 家。这18家企业老板,都是清一色的农民出身。他们的创业经历大抵相似:不满足于小打小闹,自我充电学习国际贸易知识、出口业务后,严格按照国际操作惯例,规范订单生产、加工、交货程序,赢得外商信赖,在国际市场闯出一条路子。

  陈德新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86年,他办起了当时全县为数不多的竹编工艺厂。“由于没有自营出口权,我们的产品只能批发给深圳等地的外贸公司,企业效益没法最大化。”陈德新说。

  国外公司从中国进口产品的条件相对“苛刻”:除了要实地验厂,察看工厂规模,还对产品质量、环保、反恐、人权等方面有严格要求。为达到“国际标准”,1996年,陈德新另起炉灶,在龙门镇开办了又一家编织厂。2000年,该公司被批准为浦北县首家拥有自营出口权的民营企业。陈德新将目光瞄准国际市场,除了在美国旧金山设立办事处之外,花巨资到欧美等地搞产品展示和试销,与多家跨国公司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当“农”字号的藤圈、鸟屋、菜篮等工艺品成为美国、法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人们喜爱的装饰品或产品外包装时,浦北县编织业的路子也越走越宽广。品种由原来的藤、竹、芒等6大系列,发展到麻、草、纸等20多个系列,花样品种由原来的30种,增到1200多种。随着多年的发展,浦北形成了一个以龙门、小江、三合和北通为中心的编织产业带,迅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村民们也以编织为业,走上了一条致富路。仅龙门镇就聚集有13家编织企业,其中,产值超千万元的就有4家。全镇1/3的人口从事编织业。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