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旧州镇双凤村因地制宜,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成为了灵山县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经济村。
先把硬件设施建起来
双凤村北邻沙坪镇,东邻烟墩镇,地理条件优越,很早以前就成为集市,是当地农产品贸易小有名气的 “金三角”、方圆十里6万多人口的经济贸易中心。可是狭小的街道严重制约着双凤村的发展壮大,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
2000年,在开展“城乡联谊,三级联创”活动中,村委多方面筹集了40万元将村里1.5公里长的黄泥路变成了水泥路面,改变以前晴天尘土飞、雨天泥水溅的街貌;并投资15万元建设一个300多平方米的农贸市场,2003年,在旧州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里投资180万元开发建设了双凤新农村,使双凤的村面积由原来的0.8平方公里扩大到了2.1平方公里,也使双凤成为钦州市最大的村级集市,据了解,双凤村每个圩日成交额达20多万元。
种好沙梨植好茶
沙梨是双凤的特产,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大山大岭也可以种植,且病虫害较少、管理也比较方便。该村农民利用传统的沙梨果可以腌制而销路相当广阔的优点,大力发展沙梨种植。2001年以来,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继续发展沙梨的生产,一边不断扩大沙梨的种植面积。一边注意老果园的更新改造。由于管理得好,至2003年,全村沙梨种植面积达6500多亩,沙梨产量达20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22%,仅沙梨种植这一项,双凤村人均增收就达38元。
“双凤”茶,茶叶采摘时间早、产量高、茶香醉人,在解放前就已闻名县内外,是出了名的好茶。为了抓好双凤茶的茶叶生产,发挥品牌效应,双凤村将茶叶种植面积扩大到4500多亩,把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实行一条龙服务,在村里形成3家茶厂,在钦州、北海、灵山等地均设有“双凤茶”专营店,打响了双凤茶业的品牌。去年,双凤村仅茶叶一项收入就达180万元,人均增收36元。
创新营销手段
过去每年到水果采收季节,村支部书记李植品都带着一些村民不辞劳苦地四处跑销售,组织营运批发。尽管如此,水果售价还是上不去,前两年沙梨售价每公斤0.8—1.5元之间,甚至还有不少卖不出去坏在家里。农产品丰收了,产品的促销工作成了村民们最头疼的问题。为此,村党支部转变观念,通过组织村民外出学习与参观,创新营销手段来扩大市场。村党支部和村里30多位经济能人成立了水果流通协会,扩大销售队伍,到广东的南海、东莞、惠州、深圳等地建立起了销售网点。
村里一些水果大户还在网上建立了水果销售网站,参与水果产供销一条龙活动。使村里的新鲜水果源源水断地销往全国各地,保证了销售价格,扩大了销售渠道。
“三大”致富经使双凤村人狠狠地赚了一把。200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568元,部分自然村落的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有效地实现了双凤村农民增收得实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