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个位于大石山区、缺水少地的山村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成功走出贫困境地,武鸣县锣圩镇板新村勤劳聪慧的村民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变劣势为优势,变有限为无限!
贫困村变桑蚕村
武鸣县锣圩镇板新村位于武鸣县西部,与隆安县丁当镇接壤。从锣圩镇政府往隆安县方向前行,满眼是大石山,夹在山沟里的畬地上种的除了甘蔗就是木薯。
然而,临近板新村,记者的眼中开始出现一块块清新碧绿的桑田,山下和桑园中坐落着一幢幢新楼,一条条白色的水泥路延伸到村里。板新村共有 500多户村民,目前有楼房464幢、摩托车475辆、手拖车201辆、电冰箱179台、洗衣机180台、营运面包车5辆,此外还拥有9个水泥灯光篮球场、3个戏台,各屯都有篮球队。
板新村是个移民村。上世纪初,都安县、马山县等一些生活在深山里的村民搬到了这个村子。虽然生存环境有所改善,但是当时的板新村仍然是大石山脚下地少、水缺的地方,只能种植甘蔗、木薯等传统农作物,村民的生活贫困。上世纪90年代,年人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徘徊。为了生活,村里很多青壮年劳力都选择外出打工,不愿回来。
1998年,在当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板新村村民陆续把甘蔗地和木薯地变成桑园,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业,让有限的土地产出更高的效益。 2000年,锣圩镇党委和政府引进区蚕业研究所在板新村2组搞蚕种示范点。研究所派驻技术员长期对养蚕户进行技术指导,常年采取赊销农资、蚕种等优惠鼓励农民种桑养蚕,同时以22元至24元/公斤的最低保护价收购农户的蚕茧,刺激农户养蚕的积极性。
经过10年的发展,板新村已经成为武鸣县有名的种桑养蚕村。仅板新村2组的55户人家就种植500多亩桑园,家家户户通过养蚕走上了致富路,去年的年人均收入接近4000元。而板新村的发展又带动全镇种桑养蚕业这个新兴产业的形成。目前,锣圩镇种桑面积已经达到18000多亩。
10年坚持终成功
谈到板新村面貌的改变,不能不提及一个人—— — 韦爱华。韦爱华是板新村有名的种桑养蚕能手。10年的坚持和勤劳让她成为众多养蚕村民的典型代表。
1998年,刚嫁到板新村的韦爱华就怀揣着一个致富梦,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自然环境的限制让她无法施展拳脚。这时,武鸣县、镇领导把种桑养蚕的致富点子送到了村里,并把它作为建设文明村的致富产业来打造。韦爱华敢想敢干,决定把种桑养蚕作为自己的致富产业。当年,她种下了 10亩桑苗。刚开始,她桑园不起眼,苗弱株瘦,不少人也在观望和怀疑。面对其他人的斜眼旁观,韦爱华不服输的劲头被激活了。
“既然走到了这一步,再苦再累也要干出点样子来,我就不信自己致富无门。”回想当年的闯劲,韦爱华笑着说。
于是,韦爱华早出晚归,白天顶着烈日给桑园除草、施肥,观察桑苗生产情况,晚上点灯举案夜读,查找资料,学习养蚕知识。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桑园苗壮叶绿,可以采桑养蚕了。第一次,她只养了4张蚕,按照书上知识精心喂养管护“蚕宝宝”,切桑叶喂蚁蚕,消毒防虫,样样自己动手,每一道工序都不少。一分辛苦,一分收获,这批蚕茧让她收获了5000多元钱。当年,韦爱华养了4批,获得了上万元的收入,还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第二年,她索性把大姐家的6亩地也接了下来,扩大桑园面积。从那以后,15亩桑园的种养重担就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桑园越种越大,养蚕越养越多。每年至少养蚕10批,每批 12至16张蚁蚕,每卖一批蚕茧,收入就是1万多元。
“种桑养蚕是辛苦的。15亩桑园的种养,一个人很难管过来,但比种甘蔗、木薯收入高多了。”韦爱华告诉记者,养得多时,就请几个帮工,但自己还得亲自察看。所以,白天要忙摘叶,晚上还得护蚕。辛苦是辛苦,当20多天后出售一批就获得上万元钱时,心里就觉得有收获累也是值得的。
继续深挖养蚕效益
在韦爱华的带动下,板新村种桑养蚕业的能人越来越多。村民对种桑养蚕事业情有独钟,还通过多方面研究和尝试,继续深挖种桑养蚕效益。
10年的坚持和努力让韦爱华的桑园形成了一定规模。2008年,韦爱华桑场饲养量达到年养250张的规模,全年毛收入22万元,年纯收入超过12万元,成为全镇种桑养蚕的“第一户”。
今年,天气干旱,桑叶少长,为了提高桑园综合效益,韦爱华在桑园尝试发展多种经营,在桑园里放养几百只土鸡,搞起生态循环养殖—— —桑叶养蚕,蚕粪还地养桑,鸡吃草、吃虫、松土,为桑园提供鸡粪基肥,长出桑叶再养蚕。村民们在感到稀奇的同时,也跃跃欲试学着韦爱华利用桑园养土鸡,走循环养殖增加收入的新路。
为了做大做强养蚕业,锣圩镇相关部门也在养蚕基础较好的板新村2组引导农民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供销一体化管理模式,让农产品市场风险降低,农民增收空间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