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唐高玉:编花篮闯出致富路

发布时间:2009-07-15  来源:阳朔党建网
摘要:唐高玉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虚心向师傅们学习请教,用心钻研,不久便掌握了编花篮的技巧。由于他头脑灵活,为人正直,在工作中认真负责,还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就让他兼做产品销售工作。
         现龄35岁的唐高玉,是杨堤乡唐家村委的一名普通农民,也是这个贫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1990年,家境贫困的唐高玉初中毕业后未能踏上高一级学校的大门,只好回到家务农。由于当地山多地少,加上本人缺乏必要的农业科学技术,务农六年,家境依然贫困。头脑灵活的他意识到只有掌握一门手艺,才能发家致富,于是他到了荔浦县一制作篮子的工厂打工。刚到工厂,由于没有技术,他从事的只是破竹篾,编一些简易篮子的工作,工作条件艰苦,工资待遇非常低。但他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虚心向师傅们学习请教,用心钻研,不久便掌握了编花篮的技巧。由于他头脑灵活,为人正直,在工作中认真负责,还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就让他兼做产品销售工作。 

         熟悉了花篮的制作流程及销售渠道后,唐高玉到桂林独立门户做起了“小老板”。在桂林,他注重做好市场调查,了解市场行情,独具匠心的编织一些实用精美的花篮,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向他订购花篮的客商也越来越多,不少湖北、广东、澳大利亚的老板都与他建立了稳定的销售关系。渐渐地,唐高玉的生意越做越大,手中拥有的资金也越来越多,成了唐家村一名有名的“老板”。 

         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为家乡父老乡亲提供就业机会,2004年,唐高玉决定回到家乡,利用家乡充足的物质、人力资源,扩大编花篮的生意。他在自家房屋开办作坊进行生产,同时吸引唐家、中南等村民前来编织,让村民做起编花篮赚“外快”的活儿,使村民不出家门,也可领到工资。在唐高玉的精心指导下,村民编织的花篮造型美观、质地优良,受到广大高级宾馆、饭店的青睐,需求量日益增加,每星期需向武汉、广东等地发货,少则5000个,多则上万个,村民也由此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据了解:编织此类花篮,每人每天可以编50-80个,每天收到可达30-50元不等。看到有利可图,村民们纷纷投入编花篮的行业,目前,全乡从事该行业的村民达300人。 

         此外,唐高玉还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外商联系,发展订单销售。他首先根据外商对产品质量、样式等要求,做出产品样品,供外商选择,然后按照外商选择的样品制作产品模型,分送到内地一些厂家生产,自己则做起了“二老板”的生意:统一收购产品,再转卖给外商,此举每年可为其创收达10万元。 

         编花篮闯出致富路的他,率先在村中建起了水泥房,用上了高档电器,开上了摩托车,生活如城里人般舒适。富裕起来的他不忘乡亲,积极发动村民加入编花篮的行业,长期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他不忘村中公益事业,在村委修路、村道硬化、自来水工程修建等工作中,他积极投工投劳,捐资出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助了一臂之力。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