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牵头,引进甘肃众友药业公司落户建设基地,投资1亿元,新建占地200亩中药材贮藏加工基地,新建贮藏库2万平方米、交易大厅1万平方米、晾晒场4.5万平方米。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帮扶农户种植订单中药材3520亩。据悉,今年该乡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6000亩,其中千亩以上的大户两户,百亩以上的大户15户。
曾几何时,一提起榆中北山,给人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干旱、缺水、荒凉、贫困”!但今日,北山又成了药草飘香、鸡羊满地、梯田如画的“聚宝盆”!8月13日,记者驱车沿鸡冠梁一路颠簸前往贡井乡吕家岘村。沿途一路望去:山上,梯田里甘草泛绿、柴胡花艳;山下,全膜覆盖田里的玉米棒露出了微黄的笑脸……
种药材拓渠道北山旱地生“金子”
踏着秋日清新的空气、闻着芬芳的泥土气息,穿行在榆中北山崖头岭村张成平的药材地里,浓郁的药材味扑鼻而来。远处,一片片、一层层新修梯田似锦如缎,缠绕在山间;近处,轰鸣的机器声,一起一落间将深埋地下的药材挖出地面……浮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切场景、变化,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这些或静或动的收获画面,是我市向现代农业奋力迈进的一个缩影。
榆中县属全国扶贫攻坚工作重点县和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六盘山片区县之一。而北山地区的贡井乡是榆中县重点扶贫乡镇之一。自“双联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各联扶单位按照联系大力种植中药材的产业定位,以培育脱贫主导产业为抓手,结合贡井乡实际,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引导农民积极推广种植以甘草为主要产品的中药材,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去年,在帮扶单位、乡政府和中药材合作社的帮助下,我种植了20亩甘草,收获时净收入14万多元,每亩平均收入达6000多元,比一般农作物收入高5至6倍。今年我又承包了亲戚的闲散地,扩大了种植规模,总共种了30亩甘草。如果按正常年景下来,收入肯定要高于往年。”8月13日,榆中县贡井乡崖头岭村尝到甜头的药材种植户李成海高兴地说。
“今年,贡井乡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1.5万亩,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到46000亩,品种以甘草、板蓝根、黄芩、银柴胡等为主,带动农户1000多户。”贡井乡政府负责人对记者说,为了确保中药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贡井乡把拓宽中药材销售渠道,提升中药材产品附加值,增加种植户收益作为着力点,采取了内引外联,成功引进了甘肃金佑康科技药业公司、甘肃众友药业公司,通过公司与中药材合作社的成功对接合作,有力推动了该乡乃至北山地区中药材产业的规模发展。如今,随着药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贡井乡中药材的流通和加工业也异军突起,产业链条不断得到延伸。目前全乡中药材加工厂发展到两个,主要加工甘草、板蓝根和其他中药材,形成了以贡井为中心的北山中药材粗加工基地,并向精深加工发展。同时发挥党员和骨干药农及贩运大户的作用,积极与周边药材集散地市场衔接,与外地客商建立长期供销关系,解除了药农的后顾之忧,较好地解决了药农在种植到销售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了农民们近一步扩大种植的信心。
8月13日,记者来到贡井乡吕家岘村金家湾社王灵科的甘草地,看着地里鲜绿甘草长势喜人,王灵科高兴地告诉记者:“我家里一共种了80亩甘草,政府扶持补贴的有30亩,种的时候每亩地给我补贴了500块钱,现在甘草都长得很好。今年乡上还邀请专家给我们做了中药材种植的培训,我对种植药材更有信心了。”
在常明宏鑫药材专业合作社里,我们见到了“赫赫有名”的药材种植大户魏常明。瘦小的身躯、洗的发白的衣服、一双布鞋,谁也无法把他和北山“药材之王”联系起来。但正是这位朴素的农民,正在带动着乡里乡亲的百姓们种植药材奔小康。
魏常明是贡井乡吕家岘人,当过农民、收过垃圾、种植百合赔过本。可是不安天命的他一直为了自己的小康梦拼搏不息。从2008年起,在乡政府的引导下,魏常明将一些农户的闲散地种上药材,从最初的几十亩、几百亩,到现在的数千亩,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贡井乡的好多山头已经被魏常明的药材所覆盖。
“当时我种植百合亏本了,一下子赔了几十万。家里又没有固定收入,女儿、儿子上学的钱都拿不出手。就在生活窘迫无助的时候,是中药材种植让我看到了希望。现在我每年收入数百万,家里终于奔小康了。”魏常明对记者说,“现在我的药材种植面积超过了3万亩,一年四季都要雇300来人拔草、挖药、种药,今年我又租了7000多亩土地,准备明年大干一场,也带动更多的乡亲们尽快走上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