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将至,本该在去年冬天成熟的柑橘仍高高挂在枝头,累累硕果映红了三峡。果香沉醉的库区,没有人担心果子卖不出去,它们是春夏果蔬市场的宠儿,榨出的橙汁正成为北京、上海大超市里的“抢手货”。
正是这条重点发展晚熟柑橘、加工生产鲜橙汁,走“错季上市”的路子,使库区百姓避免了在金融危机寒风里,与“两湖”抢早市,与赣南争“中市”。相反,利用自身冬季无冻害的独特优势,打时令特色牌,既填补春夏柑橘上市的空当,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马和礼一家移民安置在忠县友谊村。“4年前我和老伴种上柑橘,4亩多地有1.6万斤收成,按合同卖给加工厂,年收入有1万多元。平日在本地打工还能挣点。日子好过,心就定了。” 马和礼望着金黄的柑橘说。据了解,2008年友谊村仅柑橘一项,果农人均收入3500元,收入1万元以上的有226 户。
忠县是三峡第二移民大县,早在10年前,当库区各地还把精力用于搬迁安置移民时,该县已着手实施三峡柑橘产业化项目。起初让移民拿出土地种柑橘,人们心中没底。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与传统农业独户承包、分散经营的方式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但亲眼看到北京汇源集团、美国博富文柑橘有限公司纷纷落户库区,看到柑橘加工厂榨出的鲜冷果汁汩汩流动,并在大城市卖上32元一盒的好价钱时,人们“心动”了,争相申请种植柑橘,柑橘基地以每年新建2万亩的速度推进。
目前,三峡库区已基本建成“品种选育-苗木培育-基地建设-科技研发-果汁加工-市场销售”的完整柑橘产业链。用租赁、转包、转让、入股等多种方式,实现柑橘基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摸索出“龙头企业+协会+农户”“龙头企业+农民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还组建“托管所”,为外出务工农民照管果树。
26日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水果工作会”上,重庆市农业委员会主任夏祖相介绍说,2008年该市柑橘种植面积180万亩,总产125万吨,均占全国的6%左右,从业人员逾百万。柑橘已成为三峡库区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一果业”。
`
“通过忠县、万州、奉节等10个重点区县带动,预计到2012年,全市柑橘种植面积将达到260万亩,年产200万吨,其中晚熟柑橘100万吨;橙汁加工处理100万吨。到2015年,重庆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晚熟柑橘和橙汁出口基地。”夏祖相说。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资源禀赋和技术支持。国内外专家实地考察论证的结果是:三峡库区蓄水后,大面积水体的热效应,更有利于柑橘生长。近年在农业部“948”项目中选育出的奉节晚橙、开县春橙、塔罗科血橙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晚熟柑橘新品种,使库区柑橘资源更加优质多元。
另外,重庆汇集了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西南大学和国家柑橘苗木脱毒中心等一批国家级柑橘科研教学机构和科技人才,为柑橘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重庆柑橘瞄准时差机遇,明确市场定位,在“卖橘难”声不断的“逆市”插翅腾飞。同样高高飞扬的还有三峡库区果农勤劳致富的喜悦心情。
柑橘“错季上市”致富库区果农
发布时间:2009-04-09 来源:金农网
摘要:马和礼一家移民安置在忠县友谊村。“4年前我和老伴种上柑橘,4亩多地有1.6万斤收成,按合同卖给加工厂,年收入有1万多元。平日在本地打工还能挣点。日子好过,心就定了。” 马和礼望着金黄的柑橘说。据了解,2008年友谊村仅柑橘一项,果农人均收入3500元,收入1万元以上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其他人正在看……
- ·因为爱农业 地产老板建起蔬菜基地
- ·重点大学毕业生下地当农民
- ·重庆武隆黄洪回乡养牛走上致富路
- ·重庆黔江区白石乡: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 ·自己种植难大富 发展乡游人频顾
- ·重庆:高原旱獭落户铜梁 科学养殖获成功
- ·重庆铜梁县少云镇高碑村乌鱼育苗面临难关 每亩
- ·重庆黔江区濯水镇:谢凤霞十年养蚕 家庭收入翻4
- ·小女子的农业科技梦
- ·重庆荣昌县清流镇:村官创业种植黑花生喜获丰收
- ·重庆武隆赵兴余:永不言败 返乡养兔走上致富路
- ·重庆綦江:三江贫困大户养兔闯出一条致富路
- ·重庆綦江石房村王天明:把赶水草蔸萝卜做成增收
- ·密本南瓜“三板斧” 盖膜除草肥相助
- ·重庆万州区特色蔬菜产业助增收奇特瓜菜惹人爱
- ·重庆江津龙华:冬萝卜产销两旺 规模种植促农增
- ·重庆:返乡种植蔬菜创业致富
- ·打工不如养牛强 牛经纪闯大名堂
- ·武隆林下中药材产业成村民增收“倍增器”
- ·重庆市龙水镇:农民育出新品桑葚 30多个国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