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暖阳,融融地披在汤池镇百花村的山山岭岭,映照着海拔600多米高的佛岭山和黄洼大山,折射着两山之间的一汪清水,波光粼粼,记者在水边见到了44岁的何俊,他正在给泥鳅喂食,满心欢喜地看着它们嬉戏,这一方水塘就是他的养殖基地。
“你怎么想起到山里来养殖泥鳅?”记者好奇地问。 “咱山里人守着金山银水,日子却过得不么富裕,我就想带领他们走出一条致富之路。”何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他一边领着记者参观他的养殖基地,一边讲起了他的创业经历。
上世纪初,刚刚20出头的何俊凭着一身木匠手艺,只身出门闯荡,临行时,他从教书的叔叔家里借了100元钱做路费,坐上了北上的火车,远到天津市一家建筑工地上去打工。“那时我家里真穷,一家6口人,只挤在两间破房子里,父母一年辛苦到头,还不能让我们兄妹4人填饱肚子。”说起过去,何俊的眼里闪着点点泪花。穷人家孩子早当家。何俊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工地上从小工做起,然后成为领班,最后当上了老板,独揽了4.6亿元的桥梁建筑工程。在20多年的打工生涯里,从无到有,从白手起家到腰缠万贯,何俊总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孩子,没有忘记他的根在大山里。
2009年,得知汤池镇大开发的信息后,何俊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决心回乡创业。为此,他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寻求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的良策。他去过全国蔬菜之乡杨凌市,那里的现代农业相当发达,但是人家专搞蔬菜生产,对地形和土壤要求十分严格,然而家乡汤池以属于丘陵地带,不宜做大面积推广。他又想起办厂,但又怕毁了家乡绿水青山的好景致,砸了“全国绿色生态村”的牌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何俊在武汉市结识了一个搞泥鳅繁殖的朋友,他脑中灵光一现,“这个项目咱们村可以搞!”在记忆里,何俊小时候在山涧里、小溪边,经常可以抓到泥鳅、黄鳝。他顺藤摸瓜找到了泥鳅种苗的销售地――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那里养殖面积发展到2万余亩,泥鳅年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70%左右,作为全国最大泥鳅养殖示范基地,每天成交量上万斤。泥鳅产业成为当地农业产业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说干就干,何俊今年春天回乡流转到了5亩土地,围田造池,建成高规格的养殖场,放养价值10万多元的泥鳅苗,开始他的造富梦想。何俊介绍,目前泥鳅市场需求大,但养殖的人也不少。要想卖出好价钱,打进大市场,质量是关键。为了保证泥鳅上市质量,他在饲料的选配、水质的保养等方面,全部采取科学调配,绿色放养。泥鳅的产量虽然不如精养那么高,但产出的泥鳅质量一流,与野生泥鳅没有什么两样。对于何俊的做法,妻子黄祖芝开始怎么也不理解,觉得他在胡闹,泥鳅进山怎么能赚钱?事实胜于雄辩。在何俊悉心照料下,这一方水土竟然产出了“金子”。今年6月第一批泥鳅上市时,何俊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拿着标本去安农大检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竟有蛋白质、脂肪等16项指标达到国际标准,而一般养殖的泥鳅只需要6项达标,就可以通过检测上市。好消息不胫而走,客商纷至沓来,首批5000公斤的泥鳅一抢而光,亩均获利3万元。 “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效益!”何俊总笑着说,妻子也改变了过去的看法,带着女儿和何俊一起住到山里来了。
“现在正是养殖泥鳅销售的黄金时期,你为什么还按兵不动呢?”记者不解地问。何俊总指着养殖场下面挖掘机轰轰作响、运输土来来往往的繁忙的施工场面,对记者说:“我在那又流转了16亩土地,准备大干一场,现在的泥鳅全部当作种苗,出再高的价也不能卖,乡亲们致富还指望它们呢!”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村民都自发参与来挖土、开沟,小泥鳅寄托着他们的大希望呢!
黄洼、何洼村民组在佛山和黄洼大山之间, 共有230人口,人均不到3分田,其余的都是山场,收入不高,村民们渴望致富,但苦于无路,现在何俊回乡创业,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何俊说:“这两个村总共只有30亩良田,我准备以每亩600元的价格全部流转过来,并进行削高填洼,改小成大,达到路相通,渠相连,能灌能排。”下一步,何俊想把这里建成一个繁殖基地,带领大伙儿一起干,成立合作社,从繁殖、养殖、出售,都是一条龙经营,并申报绿色产品,做大做强泥鳅产业:一是由以产品销售为主的泥鳅养殖基地,变为泥鳅集散基地,逐步成为全省泥鳅交易平台面。二是由一年一次的年终销售变为四季出池,工厂化生产的无季节销售。三是由以养殖增收为主变为集苗种收购、养殖、捕捞、贩运、出口、饲料加工销售于一体,带动餐饮服务等多环节链条式、集成式增效的规模产业。
何俊还准备投资150万元,在村里的荒山坡地上植树种花,“让百花村香起来,富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