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柳绿舞春风,四时景色各不同。庐江县巧借青山绿水做大生态旅游文章,金山银水成为拉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去年以来,全县已经接待旅客1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亿多元。
农业围绕旅游调结构
庐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候特征孕育了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汤池温泉等100多个景区景点。该县确立了生态旅游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列为“一号产业”率先突破。
“一产围绕旅游调结构”。该县围绕游客“吃、购”需求,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模式,2003年起提出“高山茶叶低山果,家家户户抓畜牧”,利用6年时间培育了茶叶、果林、畜牧产业重点村50个、大户500个,茶叶重点村20个、大户100个,引导组建专业合作组织143个。
同大镇二龙村过去是个不怎么富裕的村。随着庐江旅游业的兴起,二龙村瞄准反季节蔬菜,仅此一项人均增收突破5000元大关,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村”,乡村旅游也风生水起。
农民围绕旅游搞服务
“我的农家饭庄一次可接待游客150人就餐,去年收入30万元。”冶父山幸福村村民李荣元乐呵呵地告诉笔者。
庐江县共有农村人口90万人,其中劳动力50万人,耕地面积120万亩,土地年可接纳劳动力10万个,占不到农村劳动力的二分之一。随着旅游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该县依托景区形成的“农家乐”已发展到150家,经营者年收入高达数十万元。目前,该县从事涉旅产业的农村人口已达到10万人,根雕石刻、藤编漆器、园艺花木等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农村围绕旅游引项目
马槽村是汤池镇的一个大村,人口2600多人,人均不到一分地,而全村荒山面积却有近7000亩,并有依山傍水的独特自然环境,适合发展旅游业和茶叶深加工项目。该县决定推广“项目上山”计划,吸引了白云春毫标准化生产基地、九福中华民俗欢乐园、潘家苑庄园农家乐、野战训练营等4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在该村落户。大项目的相继涌入,得实惠的是农民,人均年增收近1万元。汤池镇王成村尹德安常年在家门口打工,他对记者说:“我一个月有1500多元的收入,公司还为我买了养老保险。”
该县紧紧围绕“旅游兴县”目标,投资1亿多元打造硬件,并注重软件的开发,营造招商引资环境,因地制宜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截至目前,全县有100多个与旅游相关的“绿色企业”落户农村,创年产值2亿多元,进一步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