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地一年,既能节约出家里的男劳力出外打工,长见识;又能让咱妇女在家门口打工,学技术,这可是两全齐美的大好事呀……”4月1日,正在与种粮大户签定水稻种植土地流转合同的五城镇月潭村村民朱国英高兴地说。
尝到土地流转甜头的村民朱永风说:“虽然现在还是在自己的田地里干活,但是心理却舒坦很多了,不仅不用负担投资的风险,而且经济效益比原来高了很多。
种粮大户租用我们的田,又请我们做工,我们象城里面一样了,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了,生活越来越好过了。”
四月的春雨虽然绵延不绝,但在该县盐铺、海宁、霞溪、月潭等众多农村里,数百亩的良田里每天依然都有几十名群众在忙碌。在倾力打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样版”的历程中,休宁县正积极实行土地流转,探索出了一条较快助农增收的新路子。
“今年我已转包了村里170户村民的300亩耕地,安排种植水稻面积200亩、订单大豆面积100亩,各种农资基本购买到位,水稻育秧已经开始。”休宁县第一种粮大户五城镇月潭村余时来告诉笔者。据了解,2007年,余时来租用了村里的10几亩耕田,年纯收入只有1万多元;2009年,他通过土地流转转包了村里170亩耕田,年纯收入突破了10万元;2010年,他干劲更足了,一把转包了300亩土地,大力发展规模、高效、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然而,这仅仅是休宁县近几年实行土地流转、助农增收致富、推进农业发展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写照。
伴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不少土地不同程度被闲置;而在发展农村现代农业的过程中,不少产业能人又面临着土地难以集中、产业难成规模的问题。自2007年以来,休宁县针对外出农民工不断增加,劳动力不足,农村部分土地出现“抛荒”的实际,大胆改革,努力探索,在土地流转上通过产业带动、业主拉动、政策驱动,通过租赁、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等流转新形式,“转”出一片新天地。据统计,该县2009年流转出承包耕地的农户8407户,土地流转面积达21027亩,其中耕地流转入农户和合作社的面积约占15592亩。规模经营50亩以上的有4户,规模经营面积最多的达到300亩。流转的土地主要是用与从事粮食生产、养殖、特色经济作物、花卉苗木和果蔬种植等。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2007年4300元增长到2009年5708元,连续三年保持2位数增长。
为了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休宁县通过土地流转建立项目示范基地,按照农业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推广种植优质水稻、茶叶、菊花、大豆、茭白等高效农作物,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该县还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试点,组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随着该县农村土地流转进程的加快,一批种粮大户和种田能手相继涌现,一大批特色产业也实现了规模经营,壮大了主导产业。休宁县高效农业有机徽菊示范基地负责人高守清说:“我们的目的呢,就是想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菊农’的运行模式,来改变农民的观念,打造高效农业示范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