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口袋里有了更多钱之后,千百万中国人正在寻求更加丰富的饮食并改吃牛肉,从而使进口达到空前水平,令本土的肉类企业纷纷前往海外,在肉牛养殖和牛肉加工企业中物色潜在的收购对象。
据路透社6月6日报道,喂饱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需求已经促使中国企业大举收购外国的乳制品、食糖及谷类食品生产商,而双汇国际集团日前出资47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猪肉生产企业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则成为中国在食品领域展开“土地抢夺”的最新例证。
报道说,随着中国人选择富含蛋白质的肉类,牛肉可能成为采购清单上的下一个选项。中国人素以吃猪肉为主,然而牛肉被认为比猪肉更优质。尽管猪肉和家禽仍然是中国人优先选择的肉类,但随着火锅店、韩式烧烤店及汉堡餐厅在全国各地的出现,牛肉的消费量正在迅速上升。
报道指出,从禽流感到中国河流上漂浮的腐烂死猪,在最近发生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丑闻之后,中国消费者对于相对廉价的本土肉类产品也变得更有戒心了。这加剧了牛肉供应的紧张,并使国内牛肉价格在2012年上涨近1/3。2012年2月,牛肉价格达到创纪录的每公斤51元人民币(合8.31美元)。
报道说,所有这一切正在使进口牛肉变得相对便宜这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样的牛肉生产大国来说是个好消息,并且正在促使中国企业转向海外以确保未来的供应。一位为中国农业综合企业提供咨询的顾问说:“有许多公司在密切关注这一市场,寻找进入的合适时机。主要原因之一是食品安全。”
他说,一家国有农业综合企业正与外国牛肉供应商进行谈判,希望未来在海外开展生产。由于相关信息的商业敏感性,这位顾问请求不要透露他的姓名。他说:“这些企业希望首先进口牛肉。如果发现机会,它们会在美国或澳大利亚建加工厂或进行收购。”
国有的重庆粮食集团近年在海外进行了积极扩张。董事长胡君烈说,集团计划在澳大利亚投资肉牛养殖,但他没有透露相关细节。天津大元牛业集团的一名官员称,该集团也一直在收购竞争对手以拓展业务,并希望在澳大利亚养牛。
业界专家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向中国出口牛肉的两个主要国家,因而很可能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首选目的地。澳大利亚的主要牛肉供应商包括澳大利亚农业公司和日本肉类加工公司的当地分公司。联合集团和银蕨农业公司则是新西兰两家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
据报道,2013年1月至4月,中国的牛肉进口量猛增至7.5万吨,是2012年同期的10倍多,这种增长势头将远远超出先前的预测。尽管进口量只占到中国560万吨年总消费量的很小一部分,然而这一比例呈膨胀之势。澳大利亚肉类及畜牧业协会中国区经理唐雪虹说:“国内牛肉价格上涨快于进口牛肉。两者的差距正在缩小。”
美国农业部预测2013年中国的肉牛存栏数将下滑到2011年水平以下,至4630万头,这大致相当于每28人一头肉牛,而美国是每11人一头。近年来,中国的牛肉年产量一直稳定在550至560万吨。
报道指出,中国目前只允许从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乌拉圭和哥斯达黎加进口牛肉,但最近把4家加拿大公司加入了经许可的出口商名单。中国还与印度签署了进口水牛肉的框架协议。
作为世界第四大牛肉出口国,美国希望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对其疯牛病风险级别的下调将能增加其在中国市场获得一席之地的机会。
报道称,大量的美国牛肉已经在通过香港走私到中国内地,业界正在力促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加州会晤时正式就批准进口美国牛肉举行新的会谈。荷兰合作银行分析师潘晨军说:“如果中国市场向美国和印度牛肉开放,进口的增长将会超过两位数。”
目前,中国每年人均消费牛肉仅约4公斤至5公斤,大约是全球平均消费量的五分之一。澳大利亚肉类及畜牧业协会的唐雪虹说:“中国人对牛肉的了解仍然很欠缺。我们正在教屠宰工如何切肉,教消费者如何享用上等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