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老苓农经验,“要想茯苓发,备料十冬腊,正月只能扫尾巴”,因此,目前正是准备种茯苓的时节。茯苓为多孔菌科值物,以菌核供药用,是—味常用中药,茯苓主产于安徽、福建、湖北、湖南等省,喜温暖、干燥、通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环境。要求坡度在10-30度左右,土壤为砂质壤土,肥沃,湿润的环境。野生茯苓通常在海拔500米以上,生长在地下20厘米左右的腐朽的松树根或松树段上。
茯苓的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菌丝生长阶段和菌核形成阶段。菌丝生长阶段主要是菌丝从松木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繁殖大量的营养菌丝,当菌丝越积越多时就成菌核,到形成菌核阶段时栽培上称为结苓阶段。人工培育茯苓目前常用有栽培方法为窖栽法,首先应培养纯茯苓菌种,然后再选地挖窖。
茯苓纯菌种的培养
(1)毋种的培养培养基的配制:
多采用马铃薯一琼脂培养基,其配方是马铃薯250克,蔗糖50克,琼8脂20克,尿素3克,水1000毫升;按常规方法配制,调节PH值到6-7,分装试管内,包扎,灭菌,使其成斜面培养基。纯菌种的分离与接种:选择新鲜、皮薄、肉白、质紧、有香味的成熟茯苓菌核作菌种,先用清水洗净,然后移入接种箱内;月75%的溜精冲洗,再用蒸馏水或冷开水冲洗数次,用滤纸吸干,用小刀切开,挑起中央白色茯苓肉一小块,放到培养基斜面上,然后放入25-30度的恒温箱或培养箱中培养5-7天,待白色菌丝长满斜面时,即为纯种。
(2)原种的培养
母纯种培养成功后,不能直接用于生产,还要扩大繁殖培养原种。原种的培养基配方:小松木块55%,松木屑20%,米糠或麦麸20%,蔗糖4%,石膏粉1%;加适量水,调节PH值为5-6。配制方法:先将木屑、米糠、石膏粉拌匀;另将蔗糖加水溶化,放人松木块煮沸30分钟,待松木块充分吸收糖液后,捞出;再将本屑、米糖;石膏粉等倒入液中,拌匀;然后加入木块,拌匀,以握之手指缝不出水为度。然后分装于500毫升广口瓶中,灭菌,冷却后即可按种。接种方法:在无菌的条件下,从母种中挑选出黄豆粒大小的母菌种放入广口瓶原种中央,即为原种。
(3)栽培种的培养
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为木块66%,松木屑10%,麦麸或细糠21%,葡萄糖2%,石膏粉1%,尿素0.4%,过磷酸钙1%,加水适量,调PH值5-6。配制方法同上。将原种中的菌丝接到装有栽培料的广口瓶中,约30天左右菌丝长满全瓶。1瓶斜面纯种可按5-8瓶原种,1瓶原种可按60瓶栽培种,1瓶栽培种可接2-3窖茯苓。
选窖与备松木料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向阳坡地及未种过任何作物的生荒地、林地,冬季将窖挖好,窖长80厘米,宽45厘米,深30厘米,窖与窖的间距为30厘米,开好排水沟。
以松木为栽培料,在农历12月份砍下松树,去树杈,削去形成层的外皮,露出木质部,削皮留筋,锯成60—80厘米长的木段,堆码后干燥,约40天后,无松脂分泌,木心干燥后即可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