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栽培
春节过后,当气温回升,土壤温度达到10℃以上,料筒含水量低于25%,用小锤敲击料筒,发出“咚、咚”的清脆响声,表明料筒已干,就可以进行栽培了。敲击料简时,如果发出沉闷的响声,就表明料筒太湿,还需让其继续干燥。
最佳栽培时间宜选在农历2月中下旬至3月份天晴的时间内。因为此期内有半数的时间是风和日丽的天气,便于操作。
栽培前一天,先要将栽培场地中的块状土壤打碎,平整;用0.1%的高猛酸钾溶液将料筒喷雾消毒。次日便可开始栽培了。
栽培时,需要带上锄、铁锹、小斧(或弯刀)盛10斤水的塑料桶、食盐、胶手套(最好是一次性的塑料薄膜手套)、口罩和地膜等工具和用品。同时,栽培时要分工合作,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准备就绪,方可开始栽培。
首先,将盛10斤清洁水的塑料桶内放1汤匙食盐,摇匀,让其溶解,将料筒的一个去皮部位呈直线状用刀或斧砍3个小口,然后,将每2节料筒的砍口部位横向紧靠,把袋装或瓶装的茯苓菌种在盛装食盐水的桶内滚动消毒,接种者的双手也要进行消毒,然后,将盛装茯苓菌种的塑料袋撕开,把茯苓菌种掰成小块状,放在料筒的砍口部位和料筒两头的锯截面处,放药者在戴上胶手套和口罩后,在料筒上和周围,再均匀撒上防治白蚁的“灭白蚁药”,从料筒两头铲起细土,轻轻地盖在料筒上,盖土厚度5-7cm;间隔33cm,再栽培下两节料筒。如此重复进行。一厢种完,自然就成了田埂状,要求表面呈鱼背形,并盖上宽幅(规格2m)地膜,压紧。间隔50cm,再种下一厢。每种完两厢,与厢平行开挖一条深40cm的排水沟,一块场地栽培完毕,周围要开挖深50cm的排水沟。具体要求是:在栽培时,要从栽培场地的高端向低端进行;一袋茯苓菌种可接种12节料筒,一袋“灭白蚁药”可撒在12节料筒周围;每10斤食盐水可消毒10袋茯苓菌种后,重新更换。一般一亩地需要料筒1776节,茯苓菌种150袋,“灭白蚁药”150袋。所有栽培者在进食前,双手先用清水清洗一遍,然后擦上肥皂,再清洗,最后,用清水将双手清洗干净。
2、管理
白一块场地栽培完之日算起,每隔10天,选择天晴时的早晨,将覆盖的地膜揭开透气一天,傍晚再盖上并压紧。
到了公历5月1日(海拔800m以上的高山可推迟到5月15日),将所有覆盖的地膜全部揭开拿走,不再覆盖。到了5月15日,再用1∶1000(或按药瓶上的说明书使用)甲胺磷药液将栽培茯苓的场地和场地四周,用喷雾器喷药一次。以后每间隔10天喷药一次,到9月1日结束。
待到揭膜后第一次下雨后,雨过天晴时,到栽培场地抽样从料筒两端用小铲轻轻扒开覆土检查,你就会发现茯苓菌丝长得粗壮、洁白如雪,并向料筒纵深处生长。如果发现有白蚁,就用“灭白蚁灵”(广西产)粉剂喷撒在白蚁身上,过一段时间后,白蚁便会倾巢(整窝)死亡。以后每隔7天,抽样检查一次。也到9月1日结束。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到了公历(阳历)6月15日以后,茯苓菌丝便会由白色转成棕红色,开始结苓。幼小的茯苓初始状只有大拇指头或李子大,表皮棕红色,表面有裂口。在此期间,每隔4~5天要检查一次。如果发现幼苓长到土层表面,要用铁锹铲起细土,轻轻地将其盖住。同时,要将排水沟和厢与厢之间的走道上的杂草清除(可以喷除草剂)。但覆盖料筒的土层上的杂草要保留,其目的是涵水固土,保墒降温。如果在7~8月份干旱少雨,有水源者,可在太阳落山时,向栽培场每5天泼水一次。
越冬时,要在料筒上再覆土7cm,高山地区要盖上稻草或其它农作物的秸杆,以防冻害。
次年冰消雪融,气温回升以后,再将覆盖物清除。若此期间未下雨,如果土壤干燥,有条件者,可以向栽培茯苓的场地泼清洁水一次,加速茯苓生长。
在这一年内,在管理上重点要做的事是:第一要勤检查,勤覆土;第二要严防牲畜,特别是野猪破坏;严防盗窃;第三严禁使用任何农药。
在这一年内,如果再次出现干旱,有水源者,就可间隔5~10天,在日落西山之后,引水喷洒。这样,就可以加速茯苓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