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西园寺剩下的那只雌性斑鳖,以及苏州动物园里的一只雄性斑鳖,健康状况仍然良好。
苏州长沙
联手拯救变得急切
2006年9月,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动物园学会联合在苏州召开斑鳖保护研讨会,那时,全世界存活的斑鳖尚有6只——苏州3只、上海1只、长沙1只、越南1只。然而,当年12月16日,上海动物园的那只斑鳖离开了世界,现在,苏州的“方方”也走了,全世界只剩下了4只活着的斑鳖。“拯救斑鳖已经刻不容缓,”陈大庆说。
记者了解到,1月底,中国动物园协会曾建议,将长沙斑鳖“嫁”到苏州,与苏州的斑鳖结成夫妻,等它们有爱情结晶之后,再将长沙动物园斑鳖调回湖南。但此事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而搁浅。
昨天晚上,记者从陈大庆那里了解到,如果一切顺利,苏州动物园和长沙动物园将在明年1月份开展斑鳖人工繁殖计划。陈大庆说,这项人工繁殖计划将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
有关专家指出,在人工繁殖的同时,也不能放弃野外调查。据悉,在斑鳖的分布区太湖流域、云南红河流域,野外寻找斑鳖的计划已经陆续实施。今年2月,已率先调查了云南红河地区,确认1998年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曾放生了一头斑鳖,这带来了新的希望——在野外发现新的斑鳖个体仍有可能。
资料链接:
斑鳖曾广泛分布在长江下游、云南南部红河流域以及越南北部。从历史记载中可以找到这些证据——
相传清朝杭州藩司衙门门前有两座石栏围绕的大池,其中隐藏着藩库的水门。看守水门的大鼋就在池中,杭州人称之为“癞头鼋”。“藩司前看癞头鼋”,曾是杭州城里市井中的一景,亘古数十年不改。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到过斑鳖。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贾宝玉说:“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但直到100多年前,斑鳖才慢慢被人类认识。1873年,英国学者John Gray将驻上海的一个英国领事在上海附近捕获的几只大鳖定为新种,命名为斯氏鳖(Osaria swinhoei);除获得一个博物馆标本,经过十几年的寻找,未发现任何一个斑鳖的野生种群。后来,学者梅尔兰将斯氏鳖(Osaria swinhoei)更改为Rafetus swinhoei。1880年,法国人Heude又将在黄浦江抓到的大鳖定为一新种Yuen maculatus,并撰文指出新种与大鼋迥然不同。但由于当时人们一直称呼它为鼋,所以他就入乡随俗将其叫做斑鼋。据研究,Gray定名的斯氏鳖实际上就是Heude命名的斑鼋。
1984年,中国学者张明华对浙江省桐乡县罗家角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鼋骨骼亚化石进行了研究,定名为太湖鼋。其实,太湖鼋就是斑鳖,因为他当时没有参考英、法学者的文献。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我国学者几乎无任何后续报道,甚至连它是否为有效种、它的地理分布和生活习性也一无所知,因而在我国鳖科动物分类上,曾一度呈现混乱局面——斑鳖被认为是中华鳖的同物异名,虽然发现过不少个体,但都被鉴定为鼋、斑鳖等物种;中国所有动物园和博物馆里的斑鳖标本都被错误地鉴定为鼋。
苏州动物园为支持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建设,曾赠送了两只俗称“癞头鼋”的大鼋标本。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教授赵肯堂对其头骨、背、腹甲等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这两只“癞头鼋”是斑鳖。经过多年研究,赵肯堂提出了大量证据,证明斑鳖是一个独特的物种,是为斑鳖正名第一人。1992年起,赵肯堂多方奔走,为拯救斑鳖殚精竭虑。他的呼吁引起了反响,苏州市民从此把斑鳖看做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