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养殖周期短,见效快。鳜鱼养殖的主要方式有池塘、网箱、稻田养殖等方式,多以投喂活饵料鱼或生物为主。同时,加上鳜鱼本身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极易使水质恶化,所以必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鳜鱼成鱼的养殖池塘面积可大可小,一般选择面积1~6亩,水深2米左右的池塘。池塘的水质条件与养殖常规鱼类的池塘水质要求基本相同,水源要供给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不含对鱼类有害的物质,池周无大树和高大的遮蔽物,池底平坦无淤泥或淤泥较少。
高密度养殖时,可在冬季排干塘水晒塘,要彻底清淤消毒,杀灭病原细菌,每亩用生石灰75~100千克干法清塘。
单独养殖鳜鱼时,一般每亩鳜鱼池要求配备3~4亩养殖饵料鱼的池塘,但是如果同塘放入养殖饵料鱼,就可以减少饵料鱼的池塘面积。为了节省饵料鱼池塘,饵料鱼的培育一般采用1次高密度放养,随着取出饵料鱼分期投饲,逐步降低密度,要准确控制其规格与鳜鱼苗种同步配套。饵料鱼以低价值的鲢、鳙、鲮、麦穗鱼等为主,体长为鳜鱼苗的40%~60%即可投喂。
在鳜鱼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饵料鱼的种类、大小和投喂密度。在不超过水体容载量的情况下,可尽量多投饵料鱼,让饵料鱼同时生长,清塘时可收获饵料鱼出售。
饵料鱼投喂量应根据在塘鱼的数量、天气情况和鳜鱼的吃食情况来决定,一般前期每天按每尾鳜鱼需10~20尾饵料鱼,后期每天供给量按鳜鱼体重的10%~20%测算。在养殖前期每周投喂1次,养殖中后期随着水温升高和鳜鱼的生长,应在喂足的情况下,控制好饵料鱼的数量,供饵要少量多次,既要保证鳜鱼有足量的适口饵料,又不增加鳜鱼正常生长的负面影响,减少饵料鱼的呼吸耗氧及其排泄物的分解耗氧。为保证鳜鱼池的较高载鱼量和良好水质,一般每周投喂1~2次。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由于水体较小,饵料鱼逃避能力降低,这使得鳜鱼在较强光照下即能完全利用视觉成功捕食饵料鱼。鳜鱼的饵料鱼主要是浅水底层鱼类,使鳜鱼在夜间可以突袭方式捕食饵料鱼。
预防鱼病时要尽量减少药物使用量,避免药物对养殖质量的影响,调节好水质,采取少量勤换水的方法,每周调换池水1~2次,每次调换量为池水的1/3,谨防水质恶化。
鳜鱼的成鱼养殖方式一般分成池塘单养、池塘混养与网箱养殖等方式。由于摄食强度的不断增加,大量的排泄物易污染水质,预防细菌性类疾病,可用二氧化氯类消毒剂进行预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