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碟状幼体的管理在海蜇水母体的培育过程中,保持水质新鲜是至为重要的。水体溶氧下限为2.0mg/L,氨氮浓度上限为1.5mg/L,pH值范围为7.5~8.5。投喂频次:碟状幼体2~3次/d,稚蜇3~4次/d,幼蜇4~5次/d。每次投饵量以卤虫无节幼体计算,大体是碟状幼体1∶10~1∶20,稚蜇1∶100~1∶200,幼蜇1∶500~1∶1000。碟状幼体前期每d换水1次,每次1/3~1/2;幼蜇时,每d换水2次,每次1/3~1/2。初生碟状幼体的从辐缘瓣和网管尚未发育,浮游能力很弱,绝大多数沉降于池底,必须搅动水体,一般采取微量充气方法,推动其浮游、摄食和生长。
2养成技术
2.1养殖设施
大中型海水育苗室、沉淀池、水质调配池及必需的水泵、小型增养机、换水管、水温计、盐度计、手抄网等配套设备。
2.2科学管理
2.2.1水质调控海蜇对水温、盐度、溶解氧、氨氮等理化因子要求不高,可粗养粗放,不需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和增氧措施。但对水环境剧变极其敏感,容易造成猝死,在室外养殖池中常因一夜暴雨或温度剧升造成绝产、减产。鉴于此,在进行室内人工养殖中,需设立水质调控池,定期进行理化因子测量。盐度变化过大时,可利用加盐或加地下卤水的办法进行调控,有条件的,亦可直接用淡水和卤水调配,曝晒充气后进行利用,这样,可防止养殖过程中的外源污染,保证养殖过程的顺利进行。
2.2.2光照及通风海蜇对光照要求较弱,应避免强光直射。一般要求光强在800lx以下,可在室内悬挂黑色遮荫网或黑塑料薄膜进行光线调节。通风对养殖生产亦很重要,虽然海蜇养殖不需充气,但天气异常时,应通过门窗的开、关进行通风调控,避免引起室内环境的急剧变化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2.2.3投饵海蜇属滤食性动物,通过水中触手的游动而摄食,且主要摄食活饵,以桡足类、枝角类、卤虫为主。在室内进行海蜇养殖,可利用育苗室进行轮虫的全人工培养,定期收集投喂,中后期可孵化卤虫无节幼体或收集野生轮虫和卤虫等大型水生生物活体投喂。活体动物饵料的投喂量根据水中活饵的分布量做好科学调控,每天定期用取样瓶随机观察,以水中活饵略有盈余为宜。
2.2.4换水、分池和倒池室内人工养殖海蜇,在水质稳定的前提下,需定期进行换水。换水量每次10~20cm,每次不要过大,以免造成养殖水域的水温剧变。幼蜇苗的放养密度并无严格要求,以200~500头/立方米为宜。随蜇体的长大,需定期进行分池养殖。分池每7~10d进行1次,相同规格的蜇体应放于同一池,利于管理。经多次实验比较发现,倒池有利于海蜇的快速生长,可能与自然环境中海蜇随海潮随波逐流、水体更新快有关。水体老化陈旧,海蜇几乎不能生长或变小萎缩,一旦更新水环境,则马上有一个较大的快速生长期。合理的倒池时间为前期5~7d一次,后期2~3d一次。倒池时要注意水温、盐度等理化因子的变化。分池和倒池两者可结合进行,一般用手抄网轻轻捞取。
3收获与效益
根据海蜇的生长情况和社会需求,可适时上市收获,一般海蜇生长40~60d即达商品规格。根据两年来进行的探索试验,其效益显著,原因是近几年海蜇自然资源锐减,鲜蜇价在10元/kg左右,腌制的成品蜇价格70元/kg以上。可见,海蜇养殖价值高、效益好,且养殖周期短、发病少、养殖技术简单,宜于接受,适于大面积推广。
海蜇作为一新兴养殖品种,因其周期短、管理简单、效益高而前景看好。它对水环境要求不高,可与多个品种立体混养,达到充分利用水体、高效养殖的目的。作为大规模群众养殖,只要池塘水深1.5m以上,浅水区设置一栏网即可,且对养殖技术要求不高,极易推广。而对沿海众多的海水育苗场而言,可解决其设施"用半年、闲半年"的季节差,充分发挥其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