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越冬、渡夏条件
中华鲟是一种适应水温范围相当广的鱼类,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其生存水温的范围为0-37℃。从我国各地养殖中华鲟的情况来看,至今没有发现哪个地方因自然水温过高而造成中华鲟大量死亡的事件。除稚、幼鱼培育初期需要较高的水温(15℃以上),以提高培育成活率以外,其他各龄中华鲟,也没有发现哪个地方因自然水温过低而造成大量死亡的事件。因此,只要管理得当,中华鲟均可安全越冬和渡夏。
二、放养密度
越冬时的放养密度,可比越冬前期的放养密度提高40%;渡夏时的放养密度,可比渡夏前期的放养密度减少30%。
三、曰常管理
(一)越冬管理
中华鲟为秋季繁殖,稚、幼鲟的培育要经历一个越冬阶段,要求稚、幼鱼的培育要在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室内进行,水温最好在15℃以上。自然水温较低的地方,可以利用深井水、温泉水、工厂余热水和人工加热的方法来提高水温,从而提高饲养的成活率。对于1龄和1龄以上的中华鲟,当水温下降到18℃以下时,可开始投喂1个月越冬饲料,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量的1%-2%;越冬期间,要适量投喂,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量的0.2%-0.4%;越冬后期,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量的1%-2%。
(二)渡夏管理
当饲养池的水温达33℃以上时,可采取降温措施,如加注地下水或冰块等。当饲养池中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下时,要采取增氧措施,并适当降低放养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