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态特征: 黄鳍鲷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我国台湾、福建和广东沿海。其体椭圆形、侧扁,头前端尖;体表灰而带黄色,体侧具若干条黑色纵带和4条斜行横条。腹鳍、臀鳍和尾鳍下叶黄色,成鱼体重0.25~0.5公斤,少数1.5~2公斤。
(二)习性: 黄鳍鲷为浅海底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海区。幼鱼适温范围较成鱼窄,生存适温为1.0~29℃,致死临界温度为8.8℃和32℃,生长最适温度为17~27℃;成鱼适温范围为8~35℃。在盐度为5‰~43‰的水中均能生存,可淡化养殖。
(三)繁殖: 黄鳍鲷有雌雄同体现象。1龄鱼性逆转尚未完成,雄鱼体内具4条并排的扁状雌雄生殖腺(各2条)。生殖季节雄性生殖腺大于同体中的雌性生殖4~5倍,而呈现雄鱼的性征,雄性生殖腺呈浅白色或淡乳白色。雄鱼1龄性成熟,雌鱼2龄以上性成熟(体重400克以上)。广东、福建产卵季节为10月下旬至翌年2月,盛期为11~12月,水温为17~24℃。天然海区在1~3月份可见鱼苗。
(四)食性: 杂食性,摄食贝类、小型甲壳类、沙蛋、短尾类、藻类和有机碎屑。
(五)生长: 天然鱼1龄鱼体长160毫米,重150克;2龄鱼体长218毫米,重325克;3龄鱼可达262毫米,重550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