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郓城县,近年来林下养鸭业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新途径。
2003年高磊在郓城县潘渡镇高园村和仝林村以每年每亩地300千克小麦价钱的租金,租了185亩荒地,租期18年,种植速生杨,可种上树后高磊发现种树的投入并不低。
每年要浇水七八次,施肥三次,每次施肥花两万元钱。加上人工工资,高磊种树每年要支付10多万元。2005年高磊听说鸭粪种树既节约成本树也长得快,他就赶到潘渡镇肉鸭养殖户李永佩的养殖场,购买鸭粪。
李永佩是一个集孵化,养殖,肉鸭加工为一体的企业老板,在李永佩的养殖场高磊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鸭子,处于好奇心在养鸭场转了一圈,这让他发现了一个新的商机。
高磊看他们在养鸭场里栽树,树的生产速度较快。再考虑到自己那儿有大片林地,要是就利用自己现有的林地,按照他的模式建造鸭棚......
高磊把想法告诉了李永佩,跟他协商在林下建大棚养鸭,进行合作的事。双方一拍即合,随即签订了购销合同,李永佩负责提供鸭苗、饲料和肉鸭回收,高磊负责建造大棚和养殖。
高磊第一次就投资37万元建造10个养鸭大棚,以6元一只的价格购进4万只鸭苗开始林下养鸭。40天~42天能出栏一次,42天鸭重至少要达到3千克以上。由李永佩按每千克7.7元的价格回收,一只鸭卖到23元到24元钱,把费用全部去掉,一只鸭子能赚到2元多钱。就这样,第一年高磊饲养了5批共计20万只肉鸭净赚了40万元,当年就收回了建造大棚的成本。他看林下养鸭利润高,自己又资金有限,还有150多亩林下地没有开发,于是开始动员高园村农民在他的杨树林建大棚养肉鸭。
高磊说:“现在总共是82个棚,四面都有,有我一部分,剩余的由其他养殖户自己建棚,自己投入,利用我的地方一分钱不跟他们要,主要是要鸭粪为了肥地。”
高磊与养殖户约定免费提供林地,鸭粪归他所有,这样一来鸭粪一年就能给他节约10多万元的支出,用不完的鸭粪他再以1立方米70元的价格,卖给其他种树的农户,卖鸭粪和养鸭使高磊成了养鸭小区收入最高的人,光养鸭这一项一年就收入120万元。
就在高磊带领高园村农民与李永佩合作,进行林下养鸭的时候,李永佩所在的杨庄集镇唐店村人也开始打起了鸭子的主意,唐店村也有很多闲置的林下地一直没有找到用武之地。
唐店村的唐伟勇和几个村民去找李永佩,李永佩又把养鸭合同放在了唐店村。因为李永佩提供鸭苗和饲料,包回收,这刺激了唐店村农民养鸭的积极性,全村很快建起了90个大棚,村里200多人参与林下养鸭。
李永佩说:“现在一天能屠宰8000只~9000只鸭,因为老百姓现在养鸭的积极性特别高,要是全部把他们都集中起来,我还得准备上第二条生产线。”
李永佩的生产规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养殖户的要求,2006年,郓城县全县肉鸭出栏量达到了1000万只,销售问题开始引起大家的关注。为了保护养殖户的利益,当地政府开始引进外地的肉鸭加工企业落户郓城县,这样一来也解决了高磊这些养殖户的销售难问题。
现在郓城县年出栏肉鸭1800万只,销售收入达到4个亿,仝林村也新建了70个大棚开始林下养鸭,以前没人用的林下地成了抢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