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低,空气中杂菌少,是栽培平菇的好季节。但养菇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种畸形菇:
1、粗柄菇
原基发生后,菌盖分化和发育速度不正常,表现为菌盖小,菌柄长,且柄粗质硬,商品价值较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闷闭式保温防寒措施,导致菇棚(室)供氧不足,菇体内养分运输失去平衡。防止措施是:遇上连续低温天气时,产菇的菇棚(室)采取焖闭式保温防寒时要注意在中午进行短时间的通风换气,但切忌大风直吹料面,防止造成幼菇死亡。
2、蓝色菇
菇体生长时,菌盖边缘产生蓝色晕圈,严重时甚至整个菇体如同泼上蓝墨水,直到菇体采收也不再退去。产生原因是:采取柴火、煤火等带有烟熏增温使菇棚(室)内一氧化碳有毒气体增多,造成菇体中毒,刺激菇体发生变色反应。防止措施是:冬季菇棚(室)增温方法以采取日光、暖气、电热等为好,如采用柴火、煤火进行加温时,应装置封闭的传热排烟管道。
3、瘤盖菇
菇体发育过程中,生长较慢,菌盖表面出现瘤状或颗粒状的突起物。受害严重时,菌盖僵缩,菇质硬化,停止生长。产生原因是:菇体发育时温度过低,低温持续时间太长,造成菌盖内外层细胞伸长失调。防止措施是:栽培时必须弄清栽培品种菇体正常发育能耐受的最低温度,冬栽应选择中低温型品种,同时加强保温增温措施,控制好菇棚(室)出菇温度。通常中温型品种菇棚(室)温度应控制在8℃以上,低温型品种应控制在0℃以上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