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动物跨区域流动监管与动物疫病防控

发布时间:2008-11-06  来源:三农在线
摘要: 动物跨区域流动是动物疫情跨区域传播的主要形式。   纵观各地畜产品流通和动物疫情特别是动物重大疫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的态势,我们不难发现:一是动物及动物产品跨区域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经济愈发展,市场愈健全,动物及其产品跨区域流动愈广泛,并逐渐
 动物跨区域流动是动物疫情跨区域传播的主要形式。
  纵观各地畜产品流通和动物疫情特别是动物重大疫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的态势,我们不难发现:一是动物及动物产品跨区域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经济愈发展,市场愈健全,动物及其产品跨区域流动愈广泛,并逐渐成为实现产品增值的主渠道,不可逆转。二是动物及动物产品跨区域流动引发动物疫情跨区域扩散问题也随着动物及动物产品跨区域流动的日益频繁而加剧。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国各地所发生的动物重大疫情案例中,其病原有近一半以上均为异地引进动物及其产品带入的。例如,一些过去仅限于个别地方性流行的疫病如猪喘气病、子猪水肿病、山羊痘等,一些新发疫病如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蓝耳病、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等。这些病种能很快流行传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病原潜伏在患病动物及其产品中,随活体和产品的流通而引发动物疫情。
  动物跨区域流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按畜禽流动的行政管理区域划分:分为跨国流动,国内跨省流动,省内跨市流动,市内跨县(区)流动,县内跨乡流动,乡内跨场(户)流动六类。
  按流动畜禽的生产用途划分:分为种畜禽的跨区域流动,饲养用商品畜禽的跨区域流动,屠宰用畜禽的跨区域流动三类。
  按动物流动的组织行为人划分:分为种畜禽的管理机构引进,养殖场主及农户引进,动物经营单位和个人引进三类。
  按动物流动的程序行为方式划分:分为凭报关审批手续和有效检疫合格证件流动,凭异地引种审批手续和产地检疫合格等有效证件流动,只凭产地检疫合格等有效证件流动三类。
  异地引进动物及其产品流动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事异地引进工作的单位和个人随意乱引乱购是输入性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
  追逐非法利益,盲目争夺引种市场。一些单位或个人看重的是跨区域引进动物有利可图,只要一有机会,不管自己是否具有引进资格,也不管所引进的是什么品种,质量是否可靠,更不管输出地到底有无疫情,只要有钱赚就引进,严重地扰乱了动物及其产品跨区域的正常流动。
  不遵循异地引种审批程序,随意违规乱引。一些从事异地引种的单位或个人,不自觉履行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该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的不办,该办理的检疫证明也不办,能偷则偷、能逃则逃、能省则省,更有甚者,已明确规定不能在某地引进某动物的,还是照样我行我素,置若罔闻,引回动物一旦出现疫情问题,受到处理就自认为倒霉。
  不遵循引入后的隔离观察制度,违规投放混养。在异地引进动物及其产品到达目的地后,既不报告输入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也不进行隔离观察,一门心思想急于出手,待发现问题,这些畜禽已经投放农户或转入大群饲养。
  不遵循运输环节的有关规定。在运输途中乱停乱放或是随意经过疫区而导致畜禽途中感染疫病或者机械性带毒,造成非输出地疫情而引发疫情。
  一些养殖户随意购买来路不明或无法定检疫审批手续的动物及其产品,给私购乱引行为制造了生存的空间。一些养殖农户对“自繁自养”这一防疫技术措施认识不够,存在侥幸心理,不相信疫病就会这么容易被带入,随意乱购,过分相信经营者的言论,导致隔离观察、补充或加强免疫难以到位。
  输出地动物防检疫工作出现空当是导致输入性疫情发生的直接原因。对于异地引进畜禽活动,输出地的动物防检疫工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输入动物的安全性。如果由于动物防疫工作出现漏洞,产地检疫不到位,疫情封锁措施不严格,都将会造成未免疫或已染疫的畜禽取得合法手续进入流通环节。往往在发生疫情的地方,由于多种原因,封锁不严,加之部分经营者唯利是图,最终将导致疫情扩散。
  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导致输入性疫情频繁发生的内在原因。从现行的法律法规来说,除了对动物跨国流动可以依照《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种用动物及其精液、胚胎、种蛋跨区域流动可以依照《动物防疫法》第46条规定处理外,对于其他类型的异地流动监管则无特别的规定,导致对异地引进动物事前监控行为无法可依,而只能是事后监督。异地引进活动特别是引入商品用饲养畜禽的随意性很大,防疫机构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经营者的具体行踪,其结果往往是被动的,在未发生疫情时他没有违法责任,一旦发生了疫情只得采取控制措施,即使是处理了肇事者,但为时已晚,危害已经造成,后果难以挽回。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