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的营养性应激及其对策(2)
发布时间:2008-11-12 来源:
摘要:Pluske等认为如果断奶时采食中断的营养应激能被克服,那么,从猪乳转为固体饲料也将有很少的创伤,仔猪的生长可能增加。因断奶后采食量增加可能对粘膜生长和功能具有潜在的刺激作用,这可能有助于维持小肠的完整性
Pluske等认为如果断奶时采食中断的营养应激能被克服,那么,从猪乳转为固体饲料也将有很少的创伤,仔猪的生长可能增加。因断奶后采食量增加可能对粘膜生长和功能具有潜在的刺激作用,这可能有助于维持小肠的完整性和通过加强或维持消化吸收能力而促进生长。
1.4消化道酸度的变化
成年猪正常pH达2-3.5,正是胃蛋白酶最佳范围。而早期断奶仔猪不能分泌胃酸,仔猪断奶前,主要通过母乳中的乳糖发酵来维持胃内酸度。断奶后,由于乳糖的大量降低,导致乳酸的生产下降使胃内的总酸度降低,这在断奶第二天表现尤为明显。她酸能力不足将导致以下结果:首先,由于胃pH对于防止外界细菌进入上消化道起重要作用,因此胃酸分泌不足可能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其次,HCl是激活胃蛋白酶原和胃蛋白酶的因子,其最佳pH值分别为2.0和3.2。当仔猪胃内pH上升后,将降低仔猪对蛋白质的消化效率,造成蛋白质在肠内腐败,而给病原菌在其中安居提供较为适应的环境,促进病原菌的繁殖,最终导致炎症、拉痢和其它疾病,影响仔猪的健康和生长。
1.5日粮蛋白质的抗原作用和腐败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某些日粮原料有引起早期断奶仔猪短暂过敏反应的潜在作用,这一因素可能是仔猪断奶后生长受阻甚至拉痢等现象的原因,并且把这一现象称为抗原性。日粮抗原过敏反应可引起仔猪肠道绒毛变短,腺窝深度加深,木糖吸收能力下降,IgG滴度增加,皮褶厚度增加。饲粮蛋白质含有可能引起仔猪肠道发生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大豆中的大豆球蛋白,豆粕中的β一聚球蛋白,球蛋白和蛋白质一碳水化合物是仔猪肠道发生免疫反应的主要抗原物质,饲喂断奶仔猪可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抗原过敏后肠绒毛大量剥落,降低了消化吸收面积,导致腹泻。因此,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可降低仔猪的腹泻程度,可能的原因是:蛋白质是一种活性很强的抗原物质,进人仔猪消化道后,发生局部免疫反应而导致消化道的损伤。
由于饲粮抗原引起的超敏反应使小肠发生损伤后,饲料蛋白质在小肠的消化吸收进一步降低。因此,早期断奶仔猪对蛋白质的消化差,摄入的饲料蛋白质便过多的涌入大肠。大肠内的蛋白质在细菌的作用下发生腐败,生成氨、胺类、酚类、吲哚、硫化氢等腐败产物。氨对肠道粘膜细胞具有毒性作用。胺类中的大多数,如γ一氨基丁酸、酪胺、苯乙胺、尸胺、色胺和腐胺,对动物有毒性或药理活性作用。酚类、吲哚和硫化氢对动物也是有害的,因此,大肠蛋白质的腐败作用对仔猪有危害作用。
研究表明,早期断奶仔猪饲粗蛋白质水平与进入大肠的蛋白质量和结肠蛋白质腐败产物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当饲粮蛋白质水平升高后,结肠蛋白质腐败作用增强,腐败产物产量增加,从而对结肠产生损伤作用。结肠受损的结果使结肠的吸收功能受到影响。断奶仔猪结肠是吸收肠道中水和电解质的重要器官,尤其是小肠发生疾病时更是如此。因此,结肠受到损伤将使水的吸收功能降低。另外,蛋白质腐败产物对结肠粘膜的刺激作用可促进肠液分泌,粪中水分含量从而增加。总之,结肠蛋白质腐败作用增加可使腐败产物增加,进而对结肠产生损伤和刺激作用,使结肠吸收机能降低和液体分泌增加,仔猪因而发生腹泻。
1.6消化酶的分泌量受限
哺乳仔猪胃肠消化酶活性随日龄增长而增长,而日期断奶对大多数消化酶活性的增长有抑制作用。初生仔猪消化道内乳糖酶、脂肪酸和蛋白酶的水平很高,在出生后2-3周龄达到高峰,然后很快下降。断奶时由于日粮的变化和应激反应,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糜蛋白酶等酶的活性显著下降。而肠脂肪酶、磷脂酶和胆固醇脂酶的活性一直保持很高。
因此,早期断奶仔猪在断奶后两周内对可溶性淀粉的消化利用有限,对不溶性淀粉则很难消化,同时导致仔猪常不能适应以植物为主的饲料,这也是仔猪断奶后l-2周期间消化不良,生长受抑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