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羊片形吸虫病

发布时间:2007-08-17  来源:兽医中国网
摘要:羊片形吸虫病 (fasciolosis, liver fluke disease) 片形吸虫病又称肝蛭病,是一种发生较普遍、危害很严重的寄生虫病,其特征是发生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严重时伴有全身中毒和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毛、肉品质显著
羊片形吸虫病
(fasciolosis, liver fluke disease)

片形吸虫病又称肝蛭病,是一种发生较普遍、危害很严重的寄生虫病,其特征是发生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严重时伴有全身中毒和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毛、肉品质显著降低,大批肝脏废弃,甚至引起大量羊只死亡,造成的损失很大。绵羊较山羊损失更大。

【病原及其形态特征】
本病病原为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俗称柳叶虫)和大片吸虫(f. gigantica),二者的形态各有特点。

图3—17 肝片吸虫的成虫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家畜寄生虫学,1987)

肝片吸虫:虫体呈扁平叶状,长20~35mm,宽5~13mm(图3—17)。自胆管内取出的新鲜活虫为棕红色,固定后呈灰白色。其前端呈圆锥状突起,称头锥。头锥基部变宽,形成肩部,肩部以后逐渐变窄。体表生有许多小刺。口吸盘位于头锥的前端,腹吸盘在肩部水平线中部。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前方。消化系统由口、咽、食道和左右两条肠管组成,肠管上又有许多侧小分枝。生殖系统为雌雄同体。两个分枝状的睾丸前后排列于虫体的中后部。1个鹿角状分枝的卵巢位于腹吸盘后方右侧。卵模位于紧靠睾丸前方的虫体中央。在卵模与腹吸盘之间为盘曲的子宫,内充满黄褐色虫卵。卵黄腺由许多褐色小滤泡组成,分布在虫体的两侧。
虫卵呈椭圆形,黄褐色;长120~150μm,宽70~80μm;前端较窄,有一不明显的卵盖,后端较钝。在较薄而透明的卵内,充满卵黄细胞和1个胚细胞。
大片吸虫:成虫呈长叶状,长33~76mm,宽5~12mm。大片吸虫与肝片吸虫的区别在于,虫体前端无显著的头锥突起,肩部不明显;虫体两侧缘几乎平行,前后宽度变化不大,虫体后端钝圆;腹吸盘较大,吸盘腔向后延长,形成肓囊;肠管的内侧分枝较多,并有明显的小枝;睾丸分枝较少,长度较小。
虫卵呈深黄色,长150~190μm,宽75~90μm。

【生活史】
肝片吸虫与大片吸虫的生活史相似。在发育过程中,都需要通过中间宿主多种椎实螺(小土蜗、截口土蜗、椭圆萝卜螺及耳萝卜螺)。成虫阶段寄生在绵羊和山羊的肝脏胆管中。
虫卵随粪便排到宿主体外,在温度为15℃~30℃,而且水分、光线和酸碱度均适宜时,经过10~25d孵化为毛蚴。
毛蚴周身被有纤毛,能借着纤毛在水中迅速游动。当遇到椎实螺时,即钻入其体内进行发育。
毛蚴脱去其纤毛表皮以后,生长发育为胞蚴;胞蚴呈袋状,大约经15~30d而形成雷蚴。每个胞蚴的体内可以生成15个以上的雷蚴。以后雷蚴突破胞蚴外出,而在螺体内继续生长;在此同时,雷蚴体内的胚细胞也进行发育,故在成熟的雷蚴体内充满着仔雷蚴或尾蚴。一般雷蚴的胚细胞多直接发育为尾蚴,有时则经过仔雷蚴阶段而发育成尾蚴(图3—18)。
发育完成了的尾蚴,即由雷蚴体前部的生殖孔钻出,以后再钻出螺体而游入水中。

图3—18 片形吸虫生活史
1.成虫 2.虫卵随羊粪排到体外 3.虫卵 4.毛蚴 5.胞蚴 6.雷蚴
7.尾蚴 8.囊蚴 9.中间宿主 10.终末宿主

以上由毛蚴变态发育到尾蚴的全部发育过程,都是在螺体(中间宿主)内进行,一般需要50~80d。
尾蚴在水中作短时期游动以后,即附着于草上或其他东西上,或者就在水面上脱去尾部。而很快地(只需数min)形成囊蚴。囊蚴是由包囊包起的,包囊可以防御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
当健康羊吞入带有囊蚴的草或饮水时,即感染片形吸虫病,囊蚴的包囊在消化道中被溶解,蚴虫即转入羊的肝脏和胆管中,逐渐发育为成虫。成虫经2.5~4个月的发育又开始产卵,卵再随羊的粪便排出体外,此后再经过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的各个发育阶段,继续不断地循环下去。
绵羊由吞食囊蚴到粪便中出现虫卵,通常约需89~l16d。成虫在羊的肝脏内能够生存3~5年。

【症 状】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