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渐淡化,市场经济成为国内经济体系的主导,在此期间,国内养猪业得到快速发展,生猪价格也由平稳运行逐渐过渡到具有阶段性、周期性特点,此外,政府对市场干预越来越少,使得价格机制越发透明化,市场经济效应逐渐在经济体系中发挥作用。
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地域相对分散,农户养殖投机性较强,在价格高涨时大批次农户参与到生猪饲养的队伍中,从而造成了国内养殖成本的不断攀升,此外,生猪饲养具有周期性,以至于对未来市场的生猪供应量形成了较大压力,最终造成了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市场的价格机制引导,并没有中央协调机制来引导其运作,但理论上,市场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自我组织的效果,根据上述理论,引出了一个关于价格与供求的思考。
在讨论价格与供求之前,先明确什么是需求,微观经济学对需求的定义较为严格,理论上讲需求应包含两方面,第一就是消费者有能力去购买这件商品,第二就是 消费者愿意以当前的价格去购买这件商品,只有具备上述两方面因素,才能称之为需求,那么了解了需求真正的含义就不难去判断价格为什么在上涨到一定的幅度后 出现上行乏力而引发价格下跌了。
首先,人均收入有限,消费者为了满足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其自身会根据其实际收入进行资源分配,在可接 受范围内进行商品的选择,如果生猪价格始终维持上涨,那么消费者会因此而减少猪肉的消费,从而降低了市场的需求量,但由于养殖利润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农户 参与,从而加大了生猪市场的供应量,最终使得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不平衡而引起价格下跌。在市场经济的促使下,我国生猪价格逐步形成了明显的“周期性”波动, 此外疫病暴发也是推升和打压生猪价格的重要因素。
“猪周期”的形成主要源于人对利润的欲望,在养猪利润丰厚时期,大部分农户看到丰厚的 利润便盲目的参与到养猪行列当中,从而充当了推涨助跌的角色,况且我国规模化养殖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万头规模养殖场占比仍不足市场的30%,散户 养殖出栏比例占有较大比重,价格出现周期性也是必然结果,所以加快产业升级,调整扩大生猪饲养规模,兼并或者淘汰小型养殖场是拉长以及缓解“猪周期”的唯 一出路。
此外,应审时度势,根据市场变化有计划的安排养殖策略,2009年至今国内生猪市场迎来了第四个“猪周期”,由于生产成本不断 上涨,使得此次价格下跌伤害了更多的养殖户,市场除了亏声一片之外,并没有过多的去深思,好在国家及时出台了冻猪收储政策才得以稳住市场,所以养殖户如何 提升自身素质,对整个市场经济运行,从业者进行把控也是应该具有的基本修养。
影响生猪价格因素错综复杂,纵观2000年~2013年这 13年国内生猪价格变动,市场价格就在供应与需求之间徘徊,无论是宏观经济因素还是微观经济影响,价格始终遵循着供求这个大基本面演变着,即:在市场需求 不变的情况下,供应增加价格下降,供应减少价格上升,反之,在市场供应量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价格上涨。
与前几个 周期不同的是,此次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是国储收储,分别与经济扩张时期的2003年、2006年以及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四万亿投资拉动需求情形有所不 同,所以笔者认为,虽然国内生猪以及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出现好转,但并不能充分说明“新周期”的开始,此外,生猪价格再次刷新2011年的新高可能性也不是 很大,未来生猪市场价格或将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出现平稳的周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