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猪网 > 养猪新闻 > 双汇集团创纪录收购“钱景”:协同效应不甚明朗(2)

双汇集团创纪录收购“钱景”:协同效应不甚明朗(2)

发布时间:2013-06-17  来源:新农网
摘要:距离敏感军事设施太近,可能成为CFIUS(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找茬的借口。CFIUS作为美国国家安全审批的主体机构,由财政部、国防部、国务院、国土安全部等12个政府机构的代表组成,对可能影响美国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

  距离敏感军事设施太近,可能成为CFIUS(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找茬的借口。CFIUS作为美国国家安全审批的主体机构,由财政部、国防部、国务院、国土安全部等12个政府机构的代表组成,对可能影响美国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进行审查。

  据悉,双汇国际和SFD已经将本次交易提交给CFIUS。

  SFD还是美国政府和军方的最大猪肉供应商。如果想象力足够丰富,这一点也有可能被视为“安全隐患”。

  但美国德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Lawrence Ward认为,“从本案目前公开的信息看,我不认为CFIUS会阻止此项交易,最多会要求个别的猪肉养殖场和工厂被剥离出此项交易。”

  SFD的CEO珀普对此亦充满信心:“这将是一个比较快的审批过程,我们不认为会有任何审批障碍。”

  反垄断也是另一项有待监管审批的内容。交易双方需要向相关国家的反垄断监管部门申报——即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部门和中国商务部的反垄断局。

  “这只是程序性要求。”多个被采访对象向《财经》记者表示,从现实情况判断,本次并购不会构成反垄断问题。

  美国国家猪肉委员会的数据显示,SFD的市场份额占了全美的26%,比其后Tyson的17%、Swift的11%以及Hormel的9%规模大很多。

  相比较,中国猪肉市场非常分散,双汇占到整体猪肉市场份额不到5%。

  SFD方面表示,本次并购不会阻碍市场竞争的秩序,因为SFD没在中国设厂,目前也无计划在中国设厂,双汇的猪肉未来也不会出口到美国。这个回应,让外媒所指责的“威胁美国食品安全”一说不再成立。

  美国美迈斯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反垄断及竞争法方面的权威律师Nathan Bush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反垄断监管部门应该会把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独立的猪肉市场来看待。如果美国反垄断部门认定,双汇目前并没有活跃在美国的猪肉市场,并且其产品未来也不可能进入到美国市场,那么本次并购就不构成经营者集中的问题。”

  另一个在跨国并购中凸显的不确定因素,是工会组织的力量。SFD的4.6万名员工中,有2万人是工会会员或受到工会集体谈判协议的保护。美国弗吉尼亚州政府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弗吉尼亚州及北卡罗来纳州的工会力量相对较弱,工会的组织率和影响力,在全美50个州里面排名倒数第三、第四位。

  上述弗吉尼亚州的政府人士表示:“目前当地工厂、社区民众对交易的反映还是相对正面的。因为双汇承诺,合并后保持SFD的运营不变、管理层不变、品牌不变,承诺不裁减员工、不关闭工厂,并继续与美国生产商、供应商、农场合作。”

  “这次收购将没有意外。”双汇集团副总经理刘金涛在电话中称。

  本次交易的最终达成,还受制于一些其他竞购者。据彭博社消息,泰国卜蜂集团(即正大集团)和巴西食品巨头JBS S.A.在本次交易宣布前的一周,也加入了对SFD的竞购。

  万隆回应称,双方收购合同已经签署。如果有变,SFD需要支付双汇7500万美元的终止费用。

  根据协议,SFD在与双汇国际签约后,仍有30天的时间继续与潜在的竞购者谈判。彭博社称,如果遭遇更高要价,万隆表示可能会提高竞价,“但这个可能性非常小”。

  万隆认为,美国监管机构的批准,顺利的话需要一个月到两个月,慢一点需要三个月到四个月。

  不出意外的话,该笔交易将在今秋完成。对于双汇的真正考验,也将从那时开始。

  金融资本的企图

  双汇选择这种“最昂贵的方式”,必然事出有因。

  5月29日,在收购宣布当晚,SFD方面在其组织的一次电话会议上,用“combination”(结合)而非“merger”(并购)来描述此次交易。SFD高管还不断强调未来经营的独立性——将成为双汇国际麾下一个“独立的附属企业”。

  业内人士指出,这场并购更像是将一家上市企业私有化的融资收购。而结果,将可能让其背后的私募股权投资者拥有一个集体撤出的机会。

  双汇国际是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控股公司,虽控股双汇发展,其本身并不经营太多实体项目。其成立的使命之一,是充分利用香港专业的投资平台,发掘全球优质资源,在海外投资。

  总部位于上海的鼎晖投资,七年前投资了双汇国际,目前仍是其最大股东,持股总计33.7%。这种情况十分罕见,因为中国私募股权公司的投资期通常为两年至五年。事实上,鼎晖投资在2010年还通过接手高盛手中的部分股份,而对双汇国际进行了增持。

  双汇国际的其他股东雄域(由双汇管理层控股)、高盛集团、淡马锡控股等,大多在2006年-2009年之间进入。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10年投资者曾试图让双汇发展收购母公司的资产以实现退出,但中国媒体有关双汇发展母公司与政府存在关联的报道引发投资者担忧,他们被迫放弃这一计划。

  此次收购完成后,SFD将由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实现私有化。一些资本人士认为,双汇国际的股东未来将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将双汇国际资产注入A股双汇发展,实现退出;二是SFD私有化后,通过短期内大幅提升利润,重新在港股或美股上市。

  若是前者,将是一个中国公司双汇发展为主角的海外收购故事;而后者,则和双汇发展无关,只是美国公司SFD私有化、再上市的金融事件。

  一位私募基金合伙人告诉《财经》记者,从资本增值角度看,两个选择都有其合理性。但前者的问题在于,双汇发展的大股东和管理层收益将被削弱。

  目前,双汇管理层在双汇国际中持股31.83%,从而间接持有双汇发展16.37%股权。换言之,如果选择第二种方案,管理层仍可分享31.83%的收益,如果选择境内注入,则收益减少近一半。

  SFD2012年利润为3.6亿美元,拿其并购后溢价31%的收购价计算,其所反映的市盈率仅为13.1倍,而双汇发展在中国A股的市盈率比其高出近2.5倍。

  香港资本市场的整体市盈率,则和美国差异不大。考虑到中美两个市场之间存在巨大的估值价差,选择第一个方案似乎更为合理。

  易凯资本CEO王冉认为,对于已经获得如此溢价的A股上市公司而言,高市盈率如同政府提供的廉价土地和税收优惠,“不用白不用”。

  当事人一些言论似乎也倾向于此。双汇国际答复《财经》记者称,目前还没有在私有化SFD后到香港上市的打算;鼎晖投资的回复则是,“我们为什么非要在香港退出呢?”

打印 责任编辑:小宝

推广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