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生猪大镇,力建湖北生猪第一镇,鸦鹊岭镇通过实施“大场强户工程”,加快生猪养殖小区建设,建成生猪生产小区39个,其中建成“150”模式17栋,“500”模式11栋,全镇生猪出栏过万头村达到15个,全镇已有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猪场4个,年出栏1000至5000头的猪场20多个。同时,他们对养殖技术还不高的养殖户倡导200至1000头的适度规模,鼓励按照“猪沼果、猪沼鱼”配套模式发展一大批年出栏20至100头的生猪养殖专业户。此外,为优化生猪品种,他们积极发展“长大”二外和“大荣、大清”一外一内优质二元杂交母猪,淘汰一大批杂种母猪,使优质三元杂交猪出栏率占85%以上。
标准化的生产舞活一批龙头企业
“科学发展的根本落脚点在于人民群众得实惠。鸦鹊岭镇紧紧抓住这一点不放松,将践行科学发展观锁定在富民强镇、改善畜牧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技术,让群众得实惠,力求畜牧经济科学发展上水平,使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主管生猪产业的鸦鹊岭镇纪委书记闫礼洪认为生猪产业标准化建设助推了产业的发展。
科学发展就是要推行标准化建设,鸦鹊岭镇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充实人员力量,加大资金投入,使其技术推广和产业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让兽医随时随地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督导养殖户建立健全养殖档案,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开展无公害生产,实施健康养殖,切实承担起生猪产业发展重任。为搞好标准化建设,他们还建立了饲养生猪“150”、“500”模式猪舍建设方案,明确规定猪舍的朝向、猪舍建设规格和全自动饮水、采食设施等标准。新建猪舍由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安排技术员现场指导和专班验收,从而使标准化建设一步到位。
“无疫就是发展,少死就是增收”,鸦鹊岭镇坚持这一观念,积极做实防疫“双轨”责任制和防疫员 “不合格淘汰制”;大力推广“四季防疫”模式,推广“免疫报告”制度,使“两瘟四病”免疫率常年保持100%;推行规模户自主化程序式免疫和散养户定期报免式制度,切实降低疫病发生风险。为确保防疫工作落到实处,该镇在每季度畜禽防疫时,对全镇19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的畜禽防疫进度和质量逐村逐户进行全面督查,重点加强标准化、规模场户的监管工作。他们一是健全监管网络,各村以村干部、小组长、防疫员等三方建立防疫责任机制;专业场户采取自防和防疫员、镇村干部监督防疫,并做好记录,确保专业场户免疫密度达100%。二是建立动物防疫责任制度,每个重点专业场户都确定了一名防疫责任人、技术责任人等,进一步将责任明确到人。同时加强软件资料的建设,要求每个养殖户都必须建有各项技术档案和免疫档案,并做到填写规范;防疫人员必须规范填写好防疫登记表;规范建好各种防疫档案,盛红畜牧已建立电子档案,实行电脑化管理。三是强化消毒监管,要求所有专业场户规范建好消毒池,常年保留有效消毒液,并做好经常性的环境消毒工作。四是强化封闭式饲养的监管,教育专业场户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对禽舍窗户、通风口加设防鸟网,养殖场禁止外人进出,真正做到封闭式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