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黑猪养殖路
“快,快跑!”“跳呀,用力跳!”加油声、呐喊声,从一间巨大的厂房内传出来。
6月18日,记者来到济南市济阳县垛石镇绿源欣养猪场,进门一看,只见几百头黑猪正在饲养员的催促下,奋力奔跑,并拼命跨越一个个横立的栏杆。几圈下来,黑猪们一个个累得“哼哼”直叫,争着抢着挤到水龙头边上喝水解渴去了。
年轻饲养员解释说:“我们养猪最看重的是品质,别看这一跑,效果可神了。运动能促使猪身内部发生生理变化,一天让猪锻炼三次,每次半小时左右,不仅提高了瘦肉率,重要的是肉味变了,猪肉吃着筋道有滋味。”
“你们养的这些猪有什么特色?”听到记者的问话,养猪场的主人张训照立即来了精神头:“你看,这猪的毛色黑的如墨如炭,它们生活在山东徒骇河流域,被称为徒河黑猪,过去这里家家户户都养它,是中国本土黑猪中的典型代表和优秀品种。”然而,就是这古老的黑猪种群,后来越养越少,到上世纪末却濒临灭绝了。
张训照说:“这是求多不求好的结果,”比如普通猪品种,两三斤饲料就能生产一斤猪肉,四五个月就能出栏,徒河黑猪要五六斤饲料才能生产1斤肉,饲养1 年才出栏。人们感到不合算,越来越多的农户放弃了徒河黑猪的养殖。
一次普通的经历,激发了张训照大规模养殖徒河黑猪的决心。一天,张训照在北京和朋友一起吃饭,席间他奇怪地发现,竟然没有一道用猪肉做的菜。朋友答道:“没看报纸上报道吗,现在的猪都是用泔水喂大的,谁还敢吃猪肉!”回到济阳后,另一个现象更引起了张训照的注意:尽管现在到处都可以买到猪肉,但个别农民还是坚持少量饲养徒河黑猪,不是为了卖,而是自己吃,这不正说明了徒河黑猪的价值吗!
2006年初,张训照用3个多月时间,沿着徒骇河两岸走访了20 多个乡镇、 50 多个养殖户,终于拥有了30头纯种徒河黑猪。他将一个占地40 多亩的废弃养鸡场改造成养殖基地,走上了繁育徒河黑猪、生产高品质猪肉的道路。
绿色养殖从源头开始
在养猪场的一间仓库内,记者看到堆放着一垛垛的玉米粒,两位工人正不断地向搅拌机内添加各种原料。张训照俯身抓起一把已经搅拌好的料粉介绍说:“你看,这就是我们自己研制的纯粮饲料,里面有玉米、豆粕、稻糠等,但没有任何添加剂。让猪吃干净食,我们才能吃放心肉!”记者也抓起一把闻了闻,一种杂粮面所特有的香味扑鼻而来。
绿色养殖须从源头抓起。张训照与养猪场周边230多亩地的粮食种植户签订了协议,建起自己的有机饲料生产基地。这些农户种庄稼,不得施加任何化学肥料和药剂,全部用养猪场产生的猪粪施肥。收获的有机粮,张训照以每斤高出市场价一毛钱的价格予以收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饲料。
在配料间,记者发现一片标牌,上面分别写着“仔猪料”、“哺乳料”等字样,便问道:“这些饲料有什么特别?”张训照神秘地笑了笑说:“ 大有差别呢,因为里面配入了不同的中药。”说着,他把记者领进另一间库房,里面摆放着一些彩色塑料桶,上面用标签注明着“党参”、“当归”、“大青叶”等中药名称。张训照得意地说:“哈哈,这是我绿色养猪的另一法宝,中药防控。”张训照介绍,根据中药的不同药性,结合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将不同的中药分别加入饲料,可以有效地防病治病,提高猪的免疫力和生命力。
人性化饲养育出“金猪”
在张训照的另一处养猪场,记者见到了这样的情景:场内绿树成荫,随处都可听到优美舒缓的音乐,张训照把这里称为“有机农庄”。他领记者走入猪圈,看到数十头黑猪正趴在厚厚的圈铺上呼呼大睡。张训照说这就是黑猪的“席梦思”——发酵床。这是按照一定比例,铺上秸秆、锯末、稻壳等组成的,猪睡在上面,一年四季几乎恒温,并实现了无害、无污染。更让记者意想不到的是,整个猪圈还被精心装饰过,墙上画有绿树、竹林,顶棚画着蓝天白云,地面上还画着五颜六色的各类瓜果,黑猪们犹如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
记者看到,一头头成熟的黑猪,正围在地上画的各种瓜果图案旁,不停地用嘴舔食着。原来这些黑猪在宰杀前,都要禁食24小时,它们误以为地上画的假瓜果可以食用,便不住地分泌唾液,这样可以刺激胃肠蠕动,有利于排出体内的毒素。
绿色饲养得民心,现在张训照的猪肉卖到每公斤100元,销往北京、深圳等大城市。他成立了山东绿源欣新食品有限公司,配套完善了种、养、加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他的黑猪养殖场,被评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徒河黑猪荣获“金猪”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