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猪网 > 养猪新闻 > 不必对加息忧虑重重

不必对加息忧虑重重

发布时间:2010-05-27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摘要: 近日,农业部、商务部发布4月份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以及定点屠宰量数据,从数据显示来看,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数双双出现回落,而屠宰量却出现大幅上涨。

不必过度担忧通胀降临

       近期大蒜、蔬菜、绿豆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物价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4月份CPI创出18个月以来新高被解读为接近政策警戒线,有观点甚至认为通胀即将来临,加息政策将随之推出。中国证券报认为,一些人对通胀形势的判断过于悲观。从经济运行态势来看,不必过度担忧通胀降临。


不必对加息忧虑重重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经过测算认为,去年4月份物价水平较低,导致今年同期物价指数相对走高。未来两个月,新增物价上涨因素会逐月趋弱,即便加上仍处于高点的翘尾因素,二季度的物价也可以控制在3%左右。国家发改委强调,虽然今年翘尾因素较多,但在市场总体供大于求、重要商品政府储备充裕的情况下,实现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3%左右是有基础的。

       从CPI构成来看,食品所占比重接近三分之一。在4月CPI中,粮食、鲜菜、鲜果涨价合计影响占新涨价因素的84.6%。但是,蔬果价格过高,是春节后全国多个地方出现异常天气所导致的短期价格上涨。进入5月份,全国气温转暖,蔬菜供应较为充足。如果不出现极端异常天气,整个二季度蔬菜价格都将持续走低,进而向下拉动CPI。

      食品类别中,权重最大的猪肉价格也不会在二季度快速上涨。一方面,国家从4月启动冻肉收储工作,止住猪肉价格持续下跌态势。根据一般做法,这些冻肉将在一段时间内逐渐投放市场,市场整体供求关系不会发生突变;另一方面,夏季我国猪肉消费量普遍偏低,市场需求平淡。

       一些人担心的影响物价水平的另一个因素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或将在近期调整。发改委在二季度物价走势分析中提到:“今年将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水、电、油、天然气等价格将有一定幅度的上涨。”这被媒体解读为国家或将上调油、电、水、气等资源品价格。其实,对于这种可能出现的价格调整,也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

        一方面,资源产品定价由政府管理,价格调整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均可控;另一方面,能源价格调整的确会向CPI传导,但比例较小,而且传导有一定的时滞。权威数据表明,从2004年至2008年,采掘行业的价格涨幅达到97%以上,原材料行业的价格涨幅达到48%以上,而同期CPI涨幅为19.1%,其中由食品拉动的涨幅为16.1%,只有3个百分点由上游资源品拉动。

         当前,一些人担心的通胀并未来临,来临的是愈演愈烈的通胀预期。温总理总理曾多次强调,要管理好通胀预期。所谓管理通胀预期,是指对影响通胀预期的几个因素进行管理。当前控制通胀预期的一个有利条件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较弱,国际粮价继续走弱,国际油价在70美元左右波动,因此不存在输入性通胀的基础。

       如果二季度物价水平控制在3%以内,预计加息时间将延后。三季度物价翘尾因素不弱,而且猪肉价格走强,这些因素将继续抬升三季度CPI,三季度加息的可能性更大。

       中国证券报认为,加息是宏观调控中力度最大的手段之一。至于是否加息、何时加息,CPI只是作为一个重要参照指标,而不是唯一指标。在经济过热时期,市场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幅度较大,表现为GDP、M2以及CPI等多项指标超标,这样便可能会采取加息手段。然而,当前国内经济运行中不稳定因素较多,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出口环境尚未明显改善甚至会出现反复,民间投资依然不振,居民消费潜力远未充分释放,经济并未出现过热迹象,加息的条件没有发育成熟。因此,不必过度担忧通胀降临,同样也不必对加息忧虑重重。 (中国证券报)

     农业部:蔬菜价格不会引起通胀 未发现游资炒作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入夏后蔬菜价格将进一步回落。由于蔬菜在我国现行CPI构成中所占权重较低,今年的蔬菜价格不会引起通胀。”这是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有关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明的观点。

      据农业部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对全国200家大型批发市场200多种鲜活农产品监测,去年12月至今年4月,全国菜篮子批发价格指数一直在160点以上高位运行,同比上升12个点左右。但5月1日至8日,农业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中有17种价格比4月份明显回落,今后还将进一步回落。

       该负责人指出,去冬今春蔬菜价格涨幅较大是由多种原因所致,根据农业部的定量分析,其中灾害性天气的贡献为50.8%,劳动力、运输及经营成本增加的贡献为31.7%,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为12.7%,个别产品生产波动等其它因素的贡献为4.8%。个别品种,如大蒜、辣椒以及绿豆等价格暴涨,主要是由于前几年价格过低,农民不愿意种,导致去年大幅减产,市场供应减少。

     “当然个别媒体的过度渲染以及一些经销商的囤积居奇和哄抬价格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根据农业部对每日蔬菜批发市场的严密监测,目前尚未发现有游资直接入市炒作的现象。”他表示。

      那么我国后期蔬菜市场走势如何?该负责人认为,从历年波动规律看,每年年初蔬菜价格都处于较高价位,随着气温回升和夏秋蔬菜集中上市,价格明显回落,这种行情一直持续到入冬。今年虽然价格回落期滞后,但受价格利好刺激,蔬菜面积稳步增加,后期露地菜将陆续上市,市场供应有保障,价格将进一步下降,入冬后蔬菜价格将有所回升,但如果不出现严重的气象灾害,今年后期不会出现去冬那样的价格暴涨。

     对于蔬菜市场的供应量问题,该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蔬菜生产势头良好,过去10年蔬菜播种面积年均递增2.0%。据农业部5月7日农情调度,目前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19亿亩,同比增加750多万亩,增长6.7%。预计全年蔬菜播种面积增幅要高于往年平均水平,市场供应有保障。(中国广播网)

猪肉周期可能催生未来通胀

      近日,农业部、商务部发布4月份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以及定点屠宰量数据,从数据显示来看,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数双双出现回落,而屠宰量却出现大幅上涨。

       今年元旦过后,猪肉价格没有同往年一样出现季节性上涨,反而“离奇”地一降再降。春节之后,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保持在每公斤12.47元,4月中旬,猪肉均价仅为10.4元,比去年同期便宜8.3%。尽管农产品(000061)价格正处于快速上涨过程之中,但生猪价格却始终徘徊于价格周期的相对底部,事实上已回落至2007年4月份(上一轮通胀爆发前夕)的水平。

       自4月13日、4月20日,连续两次的中央储备冻猪肉公开竞价后,猪价连续三周出现上涨,但进入5月后,猪价又再度下跌。据中国生猪预警网信息,猪料比价再次跌至3.7,不仅远低于均衡水平,而且逼近收储前的最低点。猪粮比价跌至4.85,不仅再次连续两周跌破5∶1的一级红色警戒线,而且一举跌破4月2日政府启动收储前的最低水平,创几年来的最低点。

     5月20日,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公开竞价收储今年第三批中央储备冻猪肉。商务部称,这次收储是根据当前生猪市场形势,按照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方案出台的,以充分发挥中央储备的调节作用,稳定国内生猪市场价格,保护生猪养殖户利益。

       东方艾格分析师郭会勇认为,从我国生猪产业市场变化看,预计当前生猪低价位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有的地区后备母猪存栏还有上升趋势,供大于求现象短时间没有改变。加上天气开始变暖,新鲜海产品上市,又给猪肉产品的消费带来不小冲击,给2010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回升带来一定压力。不过,一方面疫情直接导致了存栏的下降,另一方面目前养猪亏损为200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养殖户将主动或被动减少存栏量,这些因素从长期来看都会减少生猪的供给。考虑到生猪养殖减少的渐进性和时间周期,预计2010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将明显上涨。

    他提醒,也许是看好半年后的养猪业市场,近日,趁猪肉价格走低、养猪业大面积亏损之时,国内外资本纷纷瞄准了养猪业。相关部门应高度关注此现象,保护下游养猪加工企业和养殖户的利益,避免国内外资本给养猪行业带来的“猪震荡”。

         另有分析指出,无论是从猪周期中存栏——成本——盈利变化对于价格的影响,还是从疫病或政府调控的角度来看,在当前时点,猪价自底部回升都将是大概率事件。种种证据表明,新一轮通胀压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到来。在当前猪肉价格周期背离的大背景下,随着内外部各种通胀因素的纷纷出现,未来猪价的周期性回升将会进一步推升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极有可能催生出一轮更为严重的“内外交加”的通货膨胀。(中国经济时报)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

推广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