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 生猪养殖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但同时产生的大量粪便和有害气体又形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源。如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商洛市在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业中,走循环经济的路子,倡导“清洁”养猪 “绿色”发展。
记者:我现在来到的地方是镇安县万头生猪养殖基地,这也是目前商洛市最大的沼气工程项目,在我的左手边这一排排新建的建筑就是已经投入使用的生猪猪舍,而在我右手的不远处大家就能看到一个大型的沼气储存罐.
镇安县创盛食品有限公司种猪繁育场负责人 储德劭:畜牧业发展到哪里,环境污染就到哪里,我们利用这个猪粪搞沼气项目,仅此一项就可年发电5000千瓦。
储德劭介绍说,循环利用猪粪产生的电能不但可以满足整个种猪繁育场的用电,为企业增加效益100万元外,还可以用沼气发电取暖,沼渣变成肥料。使生猪养殖和种植业有效结合进入循环产业链,在减少污染的同时,增加的是“绿色”的环保。
省农业厅科教处 王晨光:发展沼气工程在畜牧业和种植业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可以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效的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民增收。
目前,在商洛市这种绿色环保产业链加快延伸,以百万头猪综合加工为牵引项目,配套沼气工程,无公害瓜果、蔬菜、畜牧种养基地建设正在全面展开,“有机和绿色”正在成为当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局长 杨黎旭:围绕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为发展有机农业,实现果菜、果畜、粮畜结合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加快畜禽粪便的有效资源化利用,这是畜牧业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