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猪网 > 养猪新闻 > 从一个猪场延伸出三条产业链

从一个猪场延伸出三条产业链

发布时间:2010-04-21 13:40  来源:宜兴日报
摘要:去年,他创立的兴望农业产业园创造综合效益502万元,农民从中得到就业和土地收益近400万元,其经验在当地农业产业升级中得到推广。

  西渚镇白塔村农民涂海龙把生态、环境、能源、观光等相关要素融在一起,从一个养猪场循环延伸出养殖到种植、污染物处理到清洁能源利用、生态保护到观光农业三条循环产业链,实现了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去年,他创立的兴望农业产业园创造综合效益502万元,农民从中得到就业和土地收益近400万元,其经验在当地农业产业升级中得到推广。

  今年57岁的涂海龙原是当地的一个生猪管理员,办了十多年饲料厂,生产的“隆望牌”饲料是我市首批通过国家认证的绿色饲料。7年前,当他看到当地一些农民由于忽视了生猪的品种、管理和防疫等措施,即使买了“绿色饲料”,也没有取得好的效益,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拿出积累多年的近1000万元资金,办了个规模养猪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对周围的生猪养殖户实行“管理、品种、饲料、防疫、销售”五个统一。结果,当年就带领30多个养殖大户走上致富路。

  养猪场办起来了,“绿色饲料”的产业开始延伸了,而养猪场的排泄物污染也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越来越严重。“我办猪场目的是带动更多的乡亲在发展绿色产业中致富,如果寻找不到排泄物处理的出路,再多的钱我也不赚了。”2006年底,涂海龙在党员冬训活动中掷地有声的发言让很多农民记忆犹新。当时,为支持他寻找猪场排泄物的出路,很多村民将大批的土地流转给他种花木、水稻、经济作物,搞循环农业发展。排泄物不再流失,开始进入稻田和花木场,形成养殖到种植的一条生态产业链。

  这条生态种养产业链虽然解决了养殖场的排泄物污染问题,但还是没有把资源更好地利用起来。为此,涂海龙请来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专家会诊。在专家指点下,他大胆投资270多万元建起全国最大的“种猪场沼气发电能环保工程”,形成了一条以猪粪、沼气为核心的绿色能源链。有了这条绿色能源链后,猪场排泄的粪尿一天就能发出1920度电,产出1000立方米沼气,既满足了猪场的用电、用气需求,又为周围100多个农户解决了用电用气问题。村民陈广生说,一家6口人原来做饭烧菜要靠煤气和柴草,每月费用100多元,自从通了沼气后,既清洁卫生又不花一分钱。废物的循环再利用,使令人头痛的猪场排泄物先变能源,再变肥料,每年经过沼气池产生的25000吨沼液,成了200亩有机茶园、1000亩生态花木园、100亩休闲林果园、200亩牧草和近万亩水稻的有机肥。这条从污染物处理到清洁能源利用的经济链,使农业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涂海龙的农业产业园,西临溧阳天目湖,南靠宜兴云湖风景区,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利用资源寻求新的增长点,前年他专门到云南、四川、浙江等地考察“乡村游”。一年多来,他结合本地的新农村建设,兴建了四星级“农家乐”、开发新景点,吸引游客观看现代化养猪、观摩小猪赛跑,现场采果子、搞垂钓、参与体验乡村劳动,参观历史文化景点,接待游客3万多人。通过新增一条生态保护到观光农业的产业链,涂海龙的农业产业园从单一的种养再次实现产业升级,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字号:  | 打印本文 | 责任编辑:小招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