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本报记者实地探访生猪生产链
探访结论:自家吃的猪和商品猪分开养 农家猪最少养10来个月,养猪场最快三四个月就出栏
开“门”问路
迷雾背后,食品安全问题像一个缠绕不清的谜局,追问延续多年却从未停止:明天我们吃什么?
不是每根豇豆都是毒豇豆,不是每罐奶粉都是毒奶粉,然而,即使那些乱象漩涡中的企业以“死”谢罪,一扇扇食品安全问题的“门”却仍然横亘在以食为天的“民”面前,令人举箸不定。
质量安全,拷问企业公德。被“毒门”毒翻的不仅是受害人,还有消费者的脆弱信心。但是,我们相信,更多的恐惧来源于未知——看不透那顿摆在孩子面前的晚餐,青菜是否有农药残留?鸡肉是否用激素催肥?置身于整个产业链的最末端,消费者四顾茫然。
对,这根“链”!我们的记者正是试图通过追溯食品的产业链环节,推开一道生产、检测之门。我们期待通过自己的所闻所见,向读者还原生猪如何饲养、出栏,蔬菜如何检测、上市,牛奶如何生产,水产品如何养殖,校园小吃如何出炉……它们不见得都是令人安心的故事,但无论链条是阳光,还是黑色,这些在产品说明中没有的过程,超市标价牌里没有的信息,也许是你想知道的,或者应该知道的。
或许这样,我们可以共同寻找一条路,携手穿越那些沉重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