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种临高母猪不到2000头,配种的临高公猪一猪难求,曾经的出口创汇名牌却有10年没出口
正宗临高乳猪何日再现辉煌?
临高乳猪是海南著名特产,以骨细皮薄、肉鲜质嫩、味香色美驰名中外。目前,无论是临高县城还是海口市区,都有很多临高乳猪店。但海南日报记者调查时,多数临高乳猪店老板承认:挂羊头卖狗肉!所卖乳猪虽是临高所产,却不是正宗临高乳猪。正宗临高乳猪已成稀有之物!
正宗临高乳猪非常难买
“不瞒你说,我们很难买到正宗的临高乳猪。”海口有多家打临高乳猪牌的饭店,其中,做得较好的饭店有金垦路的临高烤乳猪第一家。然而,记者采访时,该店负责人张运强却说:“我们的乳猪虽然是从临高收购的,但多数不是正宗临高乳猪。”
临高烤乳猪第一家开店十几年,每天销售乳猪20余头。乳猪都是固定的猪贩子从临高县农村收购运到海口。1990年代后期,正宗临高乳猪越来越难收。
“杂交猪皮厚、水多,传统工艺没办法烧烤。”张运强说:“用新工艺虽然也能烤出来,但味道远不如正宗临高乳猪。”
张运强热情地带着记者去看他饭店的猪舍。猪舍里有乳猪十几头,但多数是黑毛或棕黄毛的,白肚、黑背的临高猪少见。
海口难买到正宗临高猪,临高猪的原产地临高县也不例外。
曾繁代在临高县城开有一家饭店,每天早餐销售10头乳猪。曾繁代坦承:“正宗临高乳猪非常难买,只是偶尔能碰到一两头。”
在他饭店的猪舍里,记者看到,这里有4头刚买的小猪,两头全身黑毛,一头全身棕黄毛,还有一头是黑底白花点的,都不是传统临高猪。
“我的店开了20多年。头几年,正宗临高乳猪还有不少。1996年杂交猪就开始多起来,现在正宗临高乳猪已成稀有之物。”曾繁代说:“与杂交猪相比,临高猪肉结实,水分少,肥瘦相间分多层,味道明显不一样。”
据了解,在临高县像曾繁代这样的饭店有50多家,都遭遇正宗临高乳猪难买的困境。
正宗临高母猪只剩1956头
多文镇是临高县传统的养殖临高猪集中地区。3月18日,记者深入该镇多个村庄调查,虽然还能在村中不时看到白肚黑背的母猪,但这些母猪身边的乳猪毛色大部分是黑色、棕黄色、黑白相间等。
“这种现象原因是本地品种母猪与外来品种公猪杂交造成的,有些乳猪虽然看起来还是白肚黑背,但实际上也是杂交的。”多文镇老兽医员王业茂说:“临高县农村有个传统,正常人家不养公猪,养公猪的都是孤寡老人。现在政策好,孤寡老人有低保等保障,养公猪的人越来越少。”
记者在多文镇几个村庄调查,居然没找到一头用于配种的临高公猪。王业茂说,他已经有两年都没见过配种的临高公猪了。
临高猪特征鲜明,老鼠耳、瓦筒嘴、肩担背、锣鼓肚、单双脊,毛黑白花,额上有白色倒三角形流星,四肢长而有力。在宋明两代由内地移民带入吴川猪和海南山猪杂交长期选育而成。据介绍,1970年代,临高母猪曾超过3万头。
然而,2008年省农业厅一项资源调查发现,纯种的临高母猪只剩下1956头。
参与此次调查的畜牧专家、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马乃祥说,临高猪种资源调查历时6个月,调查组深入临高、澄迈、儋州等地,只发现两头外型像临高猪的配种公猪。
临高猪产业陷入困境,除以上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农民不愿意饲养。
临高猪长100斤需要饲养9个月,而现在饲养企业的良种杂交猪长100斤只需3个月时间。而销售时,尽管临高乳猪比杂交乳猪每斤高0.5元左右,但临高肥猪比杂交肥猪每斤低0.5元左右。由于养殖成本过高,农民越来越不愿养临高猪。
临高乳猪10年没有出口了
临高乳猪曾经是海南出口创汇的名牌产品。说起此事,临高县老外贸周德庆非常骄傲:“1970年代、1980年代,临高乳猪发展最为红火,每年出口十几万头,销到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那时候,出口的临高乳猪还打出一个品牌——椰乐牌,东南亚一些有名的饭店都知道。”
据介绍,1970年代、1980年代,在临高乳猪出口带动下,临高农村几乎家家都养母猪,特别是多文、南宝、东江、和舍等几个镇平均每户养两头母猪。那时候,虽然也有其他杂交猪,但价格上没办法与临高乳猪相比,两者相差20%以上。
临高乳猪出口基本是宰后冰冻。1990年代末期,由于出口市场对品质提出更高要求,加工设备必须升级更新。然而,旧的加工厂淘汰了,新的加工厂却没建成,1999年临高乳猪出口受阻。
为保护发展临高乳猪这个产业,直到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还每年给临高乳猪出口配额,但出口配额年年浪费。
现在,在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至今仍然有“临高乳猪”在销售,甚至成为一些酒店的招牌菜。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临高乳猪上市70万头,主要在海口、三亚、临高三地销售。但其中,有多少是正宗临高乳猪呢?
“临高乳猪多年没有出口,那些店是打着临高乳猪的招牌,卖的是广西、越南的乳猪。”周德庆说:“这说明临高乳猪是好东西,关键是要做好加工、规范饲养,养殖成本高不应该成为临高乳猪产业衰落的理由。”
外地游客订购临高烤乳猪带回家
临高乳猪市场潜力超过100万头
本报海口3月22日讯 (记者周月光)纯种临高猪濒临灭绝,是消费者不喜欢吗?并非如此。“每个月都有20多个外地客人,上飞机前几个小时给来电话,订购烤乳猪带回去全家人分享。”海口市临高烤乳猪第一家负责人张运强说。
临高乳猪名声在外,是很多人想不到的。张运强说,每个月都有上海、北京和香港等地客人在临上飞机前来电话,要求订购现烤的乳猪带回去。为满足客人的需要,临高烤乳猪第一家专门制作一种包装盒,使烤乳猪能够保温20个小时。近几年来,这种包装外销烤乳猪每年有300多只。对于这种客人,他一般不用杂交猪烧烤,尽可能选用正宗临高乳猪。
由于临高猪骨细皮薄、肉鲜质嫩、味香色美,受到港澳、两广、东南亚一带消费者的青睐。据介绍,临高猪在港澳市场年需求量达50万头,在广东、广西市场需求量达30万头,在海口、三亚、儋州等岛内市场需求量有30万头。
正宗临高乳猪屠宰时都是没断乳的,一般20斤左右。但多年来,由于缺乏标准、没有监管,临高乳猪市场已经乱套了,大种猪冒充临高猪,饲料猪冒充乳猪,30斤甚至50斤的猪也作为乳猪端上餐桌。
有业内士人士指出,临高乳猪不是没有市场,而是由于行业混乱,导致出现劣货驱逐良货现象。临高乳猪虽然几年就注册地理商标,但并没有发挥作用。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终有一天临高乳猪将完全徒有其名,有可能彻底被消费者抛弃。
湖南人高价收购临高母猪
临高母猪生育期7年,普通母猪仅4年
本报海口3月22日讯 (记者周月光)临高猪在海南得不到重视,但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南人却把它当成宝。海南日报记者在调查时意外发现,每年都有数批湖南人来海南收购临高乳猪,他们最感兴趣的是正宗临高母乳猪。
“每年三四月份,都有好几批湖南猪贩来我们这里收购乳猪,他们最喜欢白肚黑背的临高母猪,每斤愿意多出0.5元。”在多文镇街上有一个临高乳猪代购点,代购点老板王永军说:“这种现象持续至少5年了。”
据介绍,这个代购点每天流向市场的乳猪有100多头,其中大部分是杂交乳猪,但也有少数白肚黑背类外形像临高猪。
猪贩为何偏爱临高母猪?记者拨通一位陈姓湖南猪贩的电话。据介绍,在湖南无论是本地的母猪,还是饲养企业引进的良种母猪,生育期一般只有4年; 而临高母猪有一个特别的优点:生育期长,一般能够生育7年,最长的生育期可达10年,非常罕见。他们买临高猪回去,主要是要母猪与良种公猪杂交产猪仔卖。
生育能力强是临高猪一大优点。据介绍,临高小公猪产后4个月就能配种;而临高母猪年产2胎或2年3胎,每胎产仔11个,小猪成活率93%。更为重要的是,临高猪耐粗饲、抗病能力强。
畜牧专家、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马乃祥说,从物种遗传角度看,临高猪种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如果灭绝了,对全国畜牧业都是一个损失。
自揭“家丑”的无奈
本报记者 周月光
挂羊头卖狗肉,这样的事情,一般“捂”都来不及,更不要说自己带记者看假货了。然而,临高烤乳猪第一家的负责人张运强,却带记者看他的非正宗临高乳猪。记者感到不安,而他却一脸真诚。更让人惊讶的是,愿意这样做的,并不是他一个人。临高县的曾繁代也亲自带记者看他卖的非正宗临高乳猪。
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自揭家丑?他们也不想用杂交猪冒充临高乳猪,但又难以买到临高乳猪。自揭家丑,实属无奈。说出真相,虽然使饭店声誉受损,但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临高乳猪产业的发展。
无奈的背后,是临高乳猪今天的衰落。
记者发现,各级政府也曾为临高乳猪产业发展作出努力,但效果不明显。
1990年代末期,为保护临高猪种资源、进一步做大临高乳猪产业,省政府曾拨款400万元建立一个临高种猪场。但现在,400万元建的种猪场里没有一头正宗临高猪。
2000年后,临高县曾利用省扶贫资金,试图在几个乡镇建立纯种临高猪繁育基地,但最后多数是不了了之。
临高乳猪新的冰冻加工厂建设多年,但一直没有建起来。现在,这个未建成的加工厂又被卖掉转为他用。
临高畜牧业近几年快速发展有目共睹,但临高乳猪产业的衰落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振兴临高乳猪产业真的很难吗?临高县多文镇兽医员王业茂说,关健是做好提纯复壮工作,对现有较纯的临高猪发放良种证,实行配种登记制度,逐步建立并扩大纯种临高猪核心群。这个工作做起来并不难,关键是要形成长效机制,不能半途而废。
政府扶持,企业运作。在采访中,几乎所有的人包括临高县政府部门有关人士都这样认为。以往所作的努力之所以效果不明显,关键是政府主导没有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同样是地方特产,文昌鸡产业越做越大,而临高乳猪产业却日渐衰落。这应该引起有关方面反思!
(本报海口3月22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