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特别重视方案的“因域制动”。
4月15日下午,重庆市政协农业委副主任、重庆市农委副主任王健在重庆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上建言:“重庆农业的供给侧结构调整应首保生猪。”
结合忠县实际情况,我们应该如何破解生猪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难题?
现状:生猪养殖总量不足
猪肉是市民最大的肉类需求,虽然近几年忠县生猪产业有大幅度发展,但与周边区县和全国发展速度相比,在规模和数量方面仍然有差距。
忠县畜牧兽医局生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朱正成介绍,目前忠县总人口100多万,2016年年出栏生猪仅为71万头,县内生猪肉价最低价在18元∕公斤左右,而全国仅为14元∕公斤,需求明显大于供给。此外,忠县生猪单体规模较小,还没有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猪场,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猪场仅有4家,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猪场仅63家,而相邻的长寿区、合川区、涪陵区等地拥有年出栏10万头生猪规模猪场。
困局:传统养殖问题频现
生猪产业发展到今天,很多养殖户都存在一个技术升级和养殖模式的问题。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专业养殖场户主,生产随意性较大,往往依靠自身的条件,随意搭建养殖场,厂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生猪卫生防疫条件,不仅造成生猪防疫困难,而且未能达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综合效益不高。
养殖主体的传统化也是不容小觑的问题。大多数养殖户拥有丰富的养殖经验,但在科学知识方面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对科学知识的接受程度较低,目光可能会受到短期经济效益的影响,严重制约了生猪的科技推广进程。技术人员方面也迟迟得不到“新鲜血液”的注入。
与此同时,生猪产业链条“短粗”,为民增收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生猪停留在初级加工上,通常只有一个‘链条’,粗放的生产方式仅能自足。这一切直接影响了忠县生猪产业现代化、生态化的进程。
破题:改变传统生产模式
“科学转变经营方式,优化生猪产业布局。”朱正成说,忠县目前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养殖模式,从生产方式上进行改革,提倡“集中连片、各有重点、你我不同、和平发展”生猪发展新格局,逐步减少散养小户,扩大单元饲养规模,进一步向集约化、生态化、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其次是坚持“三退三进三结合”原则。规模小的生猪养殖户要退出散养、退出村庄、退出庭院,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市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与环保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改变传统生产模式,改善养殖户居住环境,提高生猪质量。
朱正成认为,忠县可以利用30万亩柑橘园,按面积配套猪场,大力推广“猪—沼—果—草”模式,加大粪肥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力度;推广循环农业、种养结合。同时,发展有机粪加工等工业消解模式,制定猪粪有机肥施用鼓励政策,实现粪肥本地施用和商品化消纳,解决污染制约瓶颈。
县农委主任徐正龙表示,产业发展关键在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应该加快深化农村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强相关部门之间、企业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形成产业互动、多方共赢、良性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