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栏不是赌博,压栏的核心是怎样把握“度”。首先是压到什么价格合适。其次压到多大的体重合适。
一:压到什么价格合适。价格的底线就是生产力成本。所以生产力成本就是形成价格的基础。生产力成本不是我们老百姓说的仔猪价格加饲料成本加人工工资的总和,而是包括仔猪价格,饲料成本,人工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资金利息,办公费用,水电费用等等所有因养猪而产生的费用。生产力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就是价格形成的原始机制。而原始价格形成后价格的变化又是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这里要把握两个价格。一个是基础价格,一个是市场价格。基础价格也就是养猪人的心理价格,它包括生产力成本与合理的利润。是一个能够体现养猪人劳动价值的价格,也是一个相对平稳,相对公平合理的价格。市场价格的觉大多数变化都是随着供需关系变化而变化。短时间价格的变化都可能走向极端,形成一个不合理的价格假象。市场价格低于基础价格时,生猪产能出现减产的趋势,市场价格高于基础价格时,后备母猪增加,产能开始增加,如此反复就形成了猪周期。在现实经济规律中,基础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大周期价格的平均值是吻合的。猪周期的滞后性和补偿性给猪价周期性预测带来了理论支撑。一个大周期中波峰与波谷的平均值与整个大周期的平均值基本相付。公认的猪粮比是现行社会对生猪价值定量的一个参照标准。猪粮比代表生产力成本,加上合理利润就是生猪的合理价值。猪粮比由最早的5:1调整为 6:1。大概原因是08年通货膨胀引起的人工工资上涨等因素。现在又调整到5.5:1,大概原因是规模化生产数量增加,生产力水平上升所致成本下降。也不排出国家逐步放开生猪市场市场调节的宏观意愿,以及经济寒冬的影响。国家及社会把猪粮比称为盈亏平衡点,也就是没有利润,刚刚保本。如果按玉米价格1元每斤计算,生猪保本价就是5.5元。但是没有利润的生意是没有人做的,如果按5个生产周期收回成本,每个生产周期就得有20%的利润,当然这个周期不是一个猪周期,而是一个生猪育肥的生理周期。5.5元加上20%的利润也就是6.6元,那么6.6元也就是一个公认的合理价格。但是实际上今年的生猪养殖成本绝对是要超出5.5元的,显然国家把猪粮比调整至5.5比1。可能某些测算数据的误差而显得很不合时宜。今年中国经济秩序是非正常水平的,很多商品因为经济不景气,商品价格下调,而劳动力成本并没有下调,就像国家把猪粮比下调,而劳动力成本并未随玉米价格同步下调,那么猪粮比在这个非正常的时期就不能代表全部生产力成本。很显然消费终端1元每斤的玉米价格并不能代表玉米的价值,我们以去年终端消费1.3元,生产者1.2元每斤能够代表玉米的商品价值,也就是说1.2元每斤的玉米价格老百姓愿意再种。我们按猪粮比6比1,玉米代表生猪养殖生产力成本的70%计算,其他30%的生产力是在去年基础上没变。那么今年的真正的生产力成本应该是:6猪粮比×1元的玉米价格×70%+6猪粮比×1.3玉米价格×30%=今年的全部生产力成本6.54元+合理利润 6.54×20%=7.848元。也就是说7.848元就是近几年的基础价格。在没有猪周期价格波动影响的前提下,年年保持这个猪价,玉米单价1元,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是愿意养猪的。但是猪周期是我国猪业的特征规律,现阶段还无法避免。猪周期中如果前期价格低于基础价格,后期就会形成补偿价格,这就是猪周期的补偿性原理。笔者以2014年4月四川绵阳谋地最低外三元价格5.1元为例说明价格补偿机制的算法:基础价格7.848元×2年—2014年波谷价格5.1元=10.596元。(也就是2016年的补偿价格)。各地的基础价格和波谷价格均有偏差,但均可以此类推。按上下浮动0.3元为正常调整,所以四川绵阳某地2016年价格在10.3元至10.9元之间为正常波动。这个标准就是养猪人心里的普,在什么价格可以卖猪了,心里有数,但绝对不能瞎蒙。有人要说现在猪价已经在9.3至10元之间持续近1个月了。说明猪周期又悄悄地偏离了正常轨道。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分析的问题。压栏,怎么压栏,压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