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网消息:
肉贱伤农,肉贵伤民,近几年猪肉价格频繁大起大落,跳不出“猪周期”怪圈。这意味着传统的分散养殖模式亟待转型,发展适度规模是养殖业的必由之路。但是,适度规模不是要打掉农民养殖就业的饭碗,不是挤出效应,而是要让农民在养殖产业上升级,实现养殖致富。
逼出来的转变——
企业和农户利益连接,养殖户1头猪稳赚120元
新年伊始,四川广元市昭化区的养猪大户金泽明脸上写满喜气。他数着刚到手的3万多元卖猪款,说起了新年的打算:“今年准备把剩下的圈弄出来,再添200头。”
让金泽明尝到甜头的是昭化区的养猪新模式。昭化区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2万多生猪养殖户最怕的就是猪价“过山车”行情。农民养猪还能不能致富?昭化区探索总结出了一种全新模式——“1211”生猪委托养殖模式:1栋圈、2夫妻、年出栏1000头、利润10万元。这种方式通过公司与家庭农场,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连接机制,推动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
一大早,两辆大卡车,装着3层铁架,随同一辆农用车来到了位于金泽明在梅树乡潼梓村的养猪场。搭好过磅秤,金泽明和当地铁骑力士公司的工作人员一头扎进猪圈,将猪赶去称重量。
当天,金泽明总共卖猪147头,平均重量250斤左右。看着眼前一头一头的大肥猪,金泽明说:“这猪确实肯长,从小猪生下来到现在,自己才养了5个月。”说话间,他给记者算起了账:“在仔猪育肥养殖过程中,养殖成本每头约1610元,仔猪育肥到110公斤出栏,成品生猪的回收价格为每公斤16元。我今天总共收入28万多元,除去仔猪、饲料、防疫等成本,每头猪的纯利润207元,纯收入总共3万元,毕竟才花了5个月的时间,还是比较划算。”
按照每年养殖2槽猪,并达到适当规模,养殖户年出栏量达到700至1000头,遵守公司相关饲养管理技术指导并能保持较高的饲养水平,可获得劳务委托效益10万至15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