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网消息:
刘金华的家与自家养猪厂仅一墙之隔。坐在他家客厅聊天,却闻不到一点臭味。在他的养猪场,猪粪、饲料残渣等令人头疼的污染物,却成了可利用的宝贝。
今年29岁的刘金华,是宜昌市点军区土城乡落步淌村村民。大学毕业后,他在上海一家国企当项目经理,年薪近20万元。2011年,他毅然辞掉高薪“铁饭碗”,投资400多万元,回乡建起养猪场。
走进刘金华的养猪场,9栋猪舍依山就势排列,山上山下落差约50米。每间猪舍都设有4至6个排污口,由地埋管道相连,管道依山而下,通入山下的沼气池。“养猪厂臭味主要来自猪粪。如果不及时处理,猪粪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滋生细菌,易使人畜染病。”刘金华指着地埋管道说:“猪粪其实也是宝。工人将猪粪冲入管道,猪粪靠自身重力顺管道流入沼气池,经发酵即可产生沼气。”
今年11月,养猪厂里容积400立方米的沼气池就将投入使用,产生的沼气可满足周边100户村民的日常用气,沼渣和沼液则成为村里半高山蔬菜基地的生态肥。
猪舍里,有工人专门收集饲料残渣,这也能循环利用?刘金华解释:“这些残渣混有猪粪,猪不会再次食用。我们将其收集晒干,用作饲料喂了几百只鸡。”
路过山下沼气池,记者意外发现沼气池顶部蓄了一池水。刘金华笑着说:“沼气池顶部需覆盖泥土保温,但蓄水和填土的保温效果一样,回填土无法利用,而蓄水后却可以当做鱼池养鱼。”
靠精打细算、循环利用,刘金华的养猪场不仅实现污染零排放,每年还能额外收入10多万元。目前,养猪场年出栏量约3000头,年产值3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