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阳区齐家镇郭家村,有这样一位农家女:她不仅成立了农牧专业合作社,率领社员把猪当牛养,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走出致富新路,还带领大家整理农村宅基地,建起农民合作社大楼,让社员真切触摸到现代生活的脉搏。她就是长春市云凤农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云凤。
早春时节,踏着皑皑白雪,走进长春市云凤农牧专业合作社的“猪舍”,记者周身立刻被一股股热浪包围,空气中没有猪粪的臭味,只有淡淡的稻草和秸秆发酵的 味道。围栏内,一头头白白净净的肥猪,正津津有味地啃食着玉米秸秆。一些吃饱了的小猪仔也不闲着,在暖呼呼的“发酵床”上追逐、嬉戏着。
“春节前后,我们的‘有机猪肉’卖15元一斤都供不应求。”李云凤说,近年来,在市妇联、区妇联的扶持下,她带领社员把猪当成牛来养:这些猪每天睡在由稻壳、玉米秸秆和生物菌制成的“发酵床”上,饿了,就吃玉米秸秆和杂粮,渴了,就喝易于消化的“营养饮料”。
李云凤告诉记者,他们采用的是“自然养猪法”,养的猪是由野猪与家猪杂交的。在养殖过程中,他们坚持全程绿色养殖,不喂任何饲料和添加剂。
“在我们合作社,生猪睡的都是发酵床,不仅暖和而且富含营养。”李云凤告诉记者,一般的猪舍地面都是水泥地,而他们的则是向地下深挖一米,然后在黑土上 铺一米厚的玉米秸秆,并放入一定量的生物菌。等生猪“入住”以后,可以直接把玉米秸秆当主食吃。与此同时,生猪的粪便和尿液直接渗入秸秆,在猪的搅拌、踩 踏和生物菌的综合作用下再进行发酵,又发酵出可供生猪拱食的多种微生物。这样一来,既提高了生猪的活动量,也提高了猪舍内的温度,社员还不用每天清理粪 便,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猪肉内的氨基酸含量。
“那是我们在建的合作社大楼,现在大楼已经封顶了,等完全建好了,所有社员都可以进楼住 了。”走出猪舍,李云凤兴奋地指着猪舍西南方一栋五层高的框架楼说,去年年初以来,她就组织动员社员用自家的宅基地和院落“换楼房”。等社员住进楼房后, 合作社将对社员的宅基地进行统一规划、整理和建设,用于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和有机蔬菜种植等。“到时候,农民养猪、种菜,收入高了,再买辆轿车,不比城里人 差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