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陡坡,慢慢往上摸;深山林密不要紧,要的是胆魄……”近日,奉节县公平镇万民村七根树(小地名)的一块空地上,突然响起了慷慨激昂的《双枪老太婆》主题歌。几分钟后,原本寂静的山林里探出一个个长鼻大耳,几十头猪儿从枯黄的丛林中钻出来,拔腿朝山下空地飞奔……
这就是万民村村民邓隆军饲养的“音乐猪”。通过将家猪放养在山林间,用音乐当“集结号”的方式,他养出的猪肉质特别紧实,价格也比普通圈养猪每斤高出2—3元。
放养家猪,用音乐作“集结号”
今年48岁的邓隆军是土生土长的公平镇人,他养的可不是野猪,而是地地道道的家猪。这套“音乐集结法”由他自创。如今,只要音乐一响,猪儿们便会按时归队,很少出现猪儿掉队或不听号令的现象。
2011年,邓隆军尝试着在山林间放养家猪。但猪儿放出去容易,收回来却难。他想,能不能用音乐来当猪儿的“集结号”呢?于是,他买来一面锣做起实验。为了让猪儿对锣声形成条件反射,他一开始只将猪放养在猪圈旁的空地上,待猪儿跑开后,他便往地上撒包谷,再“当当”地敲锣。一开始,猪儿们听到锣声就跑,但后来见到锣声一响便有美味的食物出现,便渐渐围拢来吃食,久而久之,猪儿听到锣声便往回跑。
但仅仅过了三个月,邓隆军便发现了这种模式的不足。一面锣有三四斤重,敲锣便没法撒包谷,撒了包谷便没法敲锣。于是,他买来一台音量特别大的老人手机,下载了他认为声音大、旋律激昂的《双枪老太婆》主题歌。
在他的训练下,猪儿们很快地适应了这种新旋律,但新问题又出现了:由于手机音量有限,跑得太远的猪儿听不到,便可能出现不及时归队的情况。在周围朋友的推荐下,他又买了个别在腰间的扩音器。这下,音乐一响,方圆几百米都听得见,他的“集结号”实验也宣告成功。
山间觅食,省下一半饲料钱
邓隆军告诉记者,公平村海拔在1000米左右,四周全是无人居住的大山,山上长满了葛藤、蒲公英等廉价的中药材和各种杂草。将猪儿放养在大山里吃野菜、杂草、中药材,这样不但省下了买饲料的钱,吃中草药、又在山林间奔跑嬉戏的猪儿肉质也肯定比圈养的猪儿好得多,因此,2011年,他开始尝试放养家猪。
猪儿们白天在山里觅食,中午和下午还要“加餐”。邓隆军介绍,每天上午11点半和下午5点,他都会准时播放音乐,让猪儿“归队”吃包谷。但即使猪儿要“加餐”,饲料钱也能省下不少。邓隆军说,圈养猪儿每天要喂4斤到5斤包谷,而放养猪儿每天喂2斤包谷就够了,能省下一半饲料钱。
不仅如此,猪儿们在由圈养改为放养后,养成了半家半野的生活习性,抗病能力也增强了不少,一年只需注射一次防御针,便百病不侵了。
林间奔跑,看家猪大战野猪
常年在无人居住的深山觅食,邓隆军放养的猪儿们经常会遇到野猪,他在寻猪的过程中就亲眼见到过两次家猪“大战”野猪。一次是六头家猪齐咬一只野猪,虽然最终“打败”了野猪,但家猪也被咬得遍身是伤。另一次更壮观,50多头家猪跟一头野猪较上了劲,这次,野猪很快“战败”,灰溜溜地逃走了。
有了在山间奔跑和“大战”野猪的经历,猪儿们肉质也格外紧实。邓隆军说,这种猪的瘦肉率能达到70%以上,膘只有约两指厚。肉质好,价格也就高,据了解,他养的猪儿今年的价格在每斤13元左右,比当地的普通圈养猪每斤高出4元。
目前,邓隆军养猪总量达到110头,今年已出栏近80头,除去成本,纯利润可达到10万余元。邓隆军说,他明年的目标是放养200—300头猪。“猪多了,漫山遍野跑,我准备到时候去买个高音喇叭,唤它们回家。”邓隆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