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自古养猪就是家庭作坊式,这种方式至今仍占有半壁江山。当然,随着机械化进程的加快,随着环保养殖的理念深入人心,规模化养殖也是大势所趋。然而规模化养殖业面临着很多挑战,例如动物福利、食品安全与可追溯性、新饲料原料的开发、猪病的控制、新技术的应用等等,亚洲养猪业,在未来的十年里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动物福利与市场的开拓
动物福利在十九世纪就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在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制定了动物福利相关法案。人们普遍认为,生前受到良好的福利待遇的动物,所生产的出的肉品质也更好,同时也能让享用的人更加的心安。
母猪的限位栏饲养是当今养猪业最大的动物福利难题。限位饲养可以定量喂食,减少猪群内部的打斗,生产者易于进行管理。然而消费者认为这种饲养条件过于残酷,完全违背动物福利。但是这个情况仍然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养殖生产中。
怎么做既保障动物福利又能利于养殖户进行管理?
专家建议,使用大栏饲养来替代限位栏饲养。配种后的母猪,在限位栏饲养的时间不超过五天。大栏饲养后的母猪生活条件舒适,拥有相对大的活动空间,母猪也拥有更好的体质,而且不会像限位栏饲养那样容易出现脚部的扭伤。同时,大栏饲养也对管理者存在着挑战,最大挑战就是怎样做到减少母猪体况的变化,一个是妊娠期母猪的限制饲喂。另一个就是哺乳期要给予足够的饲料,保证这期间母猪体重不会减轻,有实验显示,哺乳期的母猪体重每减少一公斤,下一胎的产仔数减少0.4头。其实解决了饲喂的问题,也就从根本上减少了猪群内的打斗问题。
然而大栏饲养由于相对不容易把控,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但在亚洲劳动力比较充足的地区,大栏饲养极具可行性。虽然动物福利在亚洲是个新鲜词汇,但其发展迅速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发展动物福利,对于未来市场的维持与拓宽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食品安全与可追溯性
在超市买一块猪肉,想要知道它是来自哪头猪、哪个猪场、哪一家屠宰场等信息,目前要大范围地做到这些还是十分困难。然而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加大,猪肉的可追溯性也正在被提上日程。
澳大利亚在食品可追溯性方面有一个比较独特的进展,使用矿物元素作为猪的“指纹”。因为据研究显示,不同地区水土中矿物元素的含量不同,并且具有惟一性,也就造就了不同地区的猪体内有不同含量矿物元素。如果我们建立一个矿物元素的数据库,那么只需测定出猪肉的矿物元素含量即可知道它的来源地,甚至能知道它是什么时候生产出来的。这个测定的程序十分简易而且花费低廉,当然前期数据库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成本。
减少对玉米的依赖,寻找无机磷的替代物
玉米被用来做饲料已经上千年的历史,家畜很喜欢吃,而且玉米的种植面积也非常广泛,人们并没有觉得用玉米作为饲料主要成分有何不妥,然而使用玉米作为饲料并不合算。玉米不仅仅是家畜饲粮的主要支撑,对于人类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应逐步减少玉米作为饲料原料,以减少动物与人类的原料竞争。例如一些农作物加工产生的副产品,或者直接开发新原料代替玉米。首先这种新原料能在高寒、干旱的地方生长,减少与人类食用作物的竞争;其次它是专门饲喂动物,人类不需要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