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过猪肉越来越贵的,却不知道小猪越来越珍贵。在云南农业大学魏红江教授带领的胚胎生殖与发育研究室里,帮助研究疾病的实验小猪仔,可是洋气得很,不仅住在婴儿用保育箱里,而且24小时都有专人照料饮食起居,比宝贝还宝贝。昨日,晚报记者探秘该研究室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
稀奇
小猪像婴儿24小时专人陪护
走进云南农业大学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大楼707实验室,记者看到一群忙碌的身影,魏红江教授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正在照顾保育箱里的7只小猪仔。
实验室摆放着3个保育箱,魏红江说:“这几个保育箱是婴儿用的,一个就2.4万元,贵得很啊!”在猪场的环境,剖腹产克隆小猪体质较弱,为了提高小猪成活率,让小猪有个温暖的环境,课题组咬咬牙,一次就买了3个婴儿用保育箱。
保育箱里的小猪仔,一共有7头。粉红色的底色,身上有不规则的黑色花纹。最大的有1公斤左右,体长近30厘米。
他说,实验室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观察并照顾小猪仔。记者看到,保育箱里还垫了两块毛巾,研究人员还在小猪身下垫上卫生纸,像小孩的“尿片”一样,小猪每次撒尿、拉屎就及时更换,还在本子上记下是几号小猪,它的排便时间,排便量等。
金贵
喝猪乳要花4个小时去富源取
魏教授说:“小猪刚出生的时候,抵抗力太弱,实验室挤的母猪乳不够,我们还专门跑到富源猪场里去挤,来回花了4个多小时。”
保温箱里的小猪,已经有5天大了,喂食是每过两小时进行一次,研究人员会用专门喂奶的注射器,给小猪仔喂食冲兑的乳汁。奶汁是用专门的乳猪奶粉,按1:6的比例用温水冲的,冲好后用加热器加到35摄氏度,才进行喂奶。
正在喂小猪的研究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只有7只小猪,但每天的喂奶还是忙不过来。因为有3头小猪,天生上腭有裂缝,喂奶时要用注射器对准食道少量地喂,格外小心,避免乳汁灌进呼吸道里,引发肺炎感染,还要用纸巾擦拭淌出来的乳汁。7头小猪每个喂30毫升的乳汁,一轮下来往往要花两三个小时,刚喂完一轮又可以进行下一轮了。
刚出生的时候,是一个半小时喂一次,现在是每两个小时喂一次奶,喂过奶后再喂一些清水。研究人员告诉记者,在保温箱里最有活力的是5号小猪仔,它每次进食能吃40毫升的乳汁,其他小猪只能吃30毫升左右。
生产
母猪生小猪也需剖腹产
得知今天会有第三批小猪出生,记者跟随他们来到了位于农大的实验猪场,观看了母猪的剖腹产手术。
手术前,魏教授和研究人员都戴上口罩,穿上一次性的手术衣,将手洗净带上手套,由于怕在抬的过程中对腹中的小猪造成损伤,魏教授决定不用手术台,就在地上给母猪动手术。
清扫地面后,研究人员把即将要进行剖腹产的母猪赶下了产床,套住猪口,在猪的耳朵上注射麻醉剂,几秒钟后母猪缓慢倒在地上,魏教授和研究人员立即固定猪的四肢,防止手术过程中乱动。之后,在猪的腹部喷洒了碘伏消毒,用止血钳将手术布固定在猪的肚子上,并在腹部准备开刀的位置注射了止血针。
魏教授说,怕伤害到小猪仔,手术就减少了麻醉的使用量,所以手术要很快进行。5分钟后,第一个小猪仔取了出来,刚出生的小猪剪了脐带后就用毛巾包住,送到旁边的一间房间。研究人员用手托住小猪并撑开它的嘴巴,用干净的毛巾擦,接着又用棉签伸到小猪嘴里向外掏口腔里的黏液,使它赶快恢复呼吸。小猪称重,有916克。之后,科研人员又接生了两只小猪仔。
经过这几年的研究,魏红江及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2010年初获得世界上第一头近交系克隆猪,2012年1月获得一批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及Leptin蛋白的转基因克隆猪。近日,他们又取得了科研上的新成果。科研猪当宝贝,图为在科研人员的照料下,小猪仔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