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人工栽培猪苓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2009-06-18  来源:
摘要:猪苓:中药材。又名野猪粪、地苓等。为多孔菌科植物。甘、淡、平。入脾、肾、膀胱。利尿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本品含麦角甾醇、生物素、水溶性多聚糖。近代医学证明,猪苓的菌核所含的猪苓多聚糖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刺激剂,能显著加强网壮内
    猪苓:中药材。又名野猪粪、地苓等。为多孔菌科植物。甘、淡、平。入脾、肾、膀胱。利尿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本品含麦角甾醇、生物素、水溶性多聚糖。近代医学证明,猪苓的菌核所含的猪苓多聚糖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刺激剂,能显著加强网壮内皮系统吞噬细胞的功能,使肿瘤细胞的生长受到99.5%的抑制,为抗癌效果较好的药用真菌之一,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现已出口韩国、印度、加拿大、美国等地。目前,自然资源减少,供需矛盾日趋突出,是发展人工栽培的大好时机。其栽培技术要点:

    一、栽培前准备

    1、密环菌材、菌枝、树棒、树枝。猪苓生长周期比天麻长。要求菌材直径在8~10厘米,长50厘米。每窝2~3根,栽培好的菌枝1公斤,树棒2~3根(长度粗细与菌棒同),树枝每窝2~2.5公斤,要求直径在1.5~2厘米,长15厘米。

    2、枯枝落叶、腐殖土。坑底铺枯枝落叶一层(阔叶)。就地取材,厚8~10厘米。栽培层要夹放腐殖土。

    3、选种苓:选择苓龄短的小个黑苓或灰苓做种。标准是手捏略有弹性,茬口为白色或略带米黄色均可。大块黑苓符合标准的,可从离层处,分成小决或掰成小块做种。

    二、选择栽培地

    1、海拔高度:海拔800~1400米左右林地均可栽培。林相似杂灌林、次生阔叶林、混交林。树种以排树、泡桐、扬树、构树、马桑、葛藤根、苦书树、竹林、青松、板栗、七里香、野樱桃树等阔叶树种均可。木质愈疏松、蜜环菌发菌愈快,能使猪苓早日接菌,接菌愈多产量愈高,也可提高收获。

    2、山势山向:千米以下,以朝北阴坡沟漕和缓坡为最好。千米左右宜栽二阳山,以早阳山为好。并要求林内有一定光照的亮脚林。俗称“七阴三阳”的原始密林。顶风山、滚坡梁、向阳干坡、山顶山脊均不宜栽培。

    3、土质:要求土壤湿润、疏松透气,腐殖质含量高的沙壤土。其次为黑沙土、石碴木、油页土、高山灰泡土。土壤PH6~8之间,粘土及死黄泥不宜。

    三、栽培方法

    1、栽培时间: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但猪苓同天麻一样,要在休眠期栽培为宜。冬栽11~12月,春栽2~3月中旬为最好。

    2、下种量:每窝三节菌材,2根树棒,用种苓不低于250克。

    3、挖坑:坑深30~40厘米,长70厘米,宽60厘米。杂灌林可在小树丛间挖坑栽培。需有较丰富细树根和大量的须根,大树可利用树根末端细侧、须根栽培,注意勿将树根、须根脚截断,个别伸入坑内较粗侧根,应在侧根上砍好鱼鳞口,以利蜜环菌侵染。

    4、下种放棒:

    ①填树叶、树枝、菌技:坑底刨平后铺8~10厘米厚的一层枯枝落叶。

    ②摆棒下种:取菌材三节、新棒二节,相间排列在底叶层上,棒间距离5~6厘米。将选好的种苓沿菌材两侧和两端摆好,每6~8厘米放一个种苓,顶端朝上,用土固定。在每块种苓旁的棒间夹放较粗蜜环菌枝一节。在菌枝空间大量夹放细树枝节,用细土将棒与棒、枝与技之间的空隙填实。棒上再摆放一层长15厘米,直径1.5~2厘米粗的树枝一层,然后盖上土。

    ③盖土封顶:在栽好的坑上,盖土15~20厘米(如树根深,栽的必然深,应深栽浅盖,盖土15厘米。反之,应浅栽厚盖至20厘米)。坑面要平,不垒顶,便于保土、保水、保墒。如地形为坡地,则应先挖成水平梯地后再挖坑栽。

    ④管理:栽后每年冬春和大雨后,要认真检查。如土层塌陷,要再盖一层枯枝落叶和土。从栽后第二年起,每年冬或第三年春,结合培土,将坑面上挖开在栽培层上添加长15厘米,直径2厘米左右粗的树皮一层,使坑内向上和两侧辐射生长的猪苓得到充分营养供应。在上壤干旱时,坑内应先浇水渗透后再进行栽培。夏季高温和久旱不雨,需及时浇水抗旱保湿,以确保高产。

    四、收获与加工

    ①收获:栽培的种岑可在栽后2~3年挖收,商品苓栽后5年挖收。

    ②加工:将收获后的小黑苓、灰苓选出扩窝栽培,大个猪苓晒干为商品出售。平均每公斤鲜猪苓可加工商品苓半公斤。折干率平均2∶1。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