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王女士的无奈,肉摊老板高师傅也只能做出:“进价涨了,往外卖的时候自然得涨价”这样的解释。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往年到了夏季,猪肉消费进入淡季,“疲软”是肉价的主基调,而今年猪肉价格不跌反涨,着实打了一场“翻身仗”。这一点正印证了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发布的数据:今年7月份,岛城猪肉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高达19.9%,与上月相比上涨12.6%。 “肉价一天一个样” “差不多从五月份开始,感觉到了价格明显在上涨,一天一个样,涨得快的时候,价格标签一两天就得换一次。拿前肘来说,去年这个时候卖八九块钱一斤,今年卖到十三四块。”崂山区桐岭路上一家小型超市的肉摊老板告诉记者,“我记得很清楚,五月份有两三天每天涨一块钱,很多来买肉的老顾客觉得最近肉贵了不少,销量比涨价前也降了一些,十二三块钱时,我这儿一天能卖一百多斤,现在涨到了十六七块钱了,一天少卖二三十斤。” 青岛抚顺路蔬菜批发市场和城阳蔬菜批发市场数据显示,从5月1日至8月1日,猪肉(白条猪)的批发价格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最低价每公斤22.2元,最高价达到每公斤25.8元,涨幅超过16%。猪肉涨价可以由零售终端追溯到生产端。平度市是岛城生猪供应的重要来源地,该市三德良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巩学滨长期从事生猪养殖、屠宰、分割、销售业务,他对猪肉价格走势了然于胸:“四五月份开始有点涨,从六月份开始毛猪价格天天在涨,虽然有过小幅回调,基本上保持一天涨一两毛钱;去年同期毛猪出栏价是7块钱一斤,今年春天是六块五一斤,现在九块多一斤,猪粮比从六比一涨到了九比一。”
成本没涨,存栏量减少 关于猪肉价格上涨,市民一直有疑问,是不是生猪饲养成本上涨了? 对此,平度市蓼兰镇胜利村养猪大户段香彬给出了否定的解释。他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当地主要饲养的是外三元品种猪,生长周期在六个月左右。期间,生猪由三四十斤长到二百二十斤左右出栏上市。养猪主要的成本包括喂饲料、养母猪费用、打疫苗、人工、水电等,一只生猪每天需四至六斤料,费用约在五到六块钱,一个周期下来约为一千块钱;饲养母猪的费用摊到生猪身上,约为二百五十块钱;疫苗费用约为五十块钱;人工费等约为六十块钱;屠宰价格四十多块钱。这些成本维持在1400块钱左右,基本上是固定的,虽然人工涨钱了,但现在饲料(玉米(2038, 11.00, 0.54%))价格每斤跌了两毛钱,所以说成本并没有增加。 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监测数据给出了猪肉涨价的原因——生猪存栏量大幅下跌,导致供不应求。截至6月末,全市生猪存栏量176.21万头,比去年减少5.5%;能繁母猪18.61万头,比去年下降5.1%。7月底,青岛四市生猪存栏226.5万头,同比下降5.8%,导致市场供应紧张。“有的养殖户存栏量减少了三成。”段香彬说道。 生猪存栏量为何减少?畜牧行业相关专家分析说,前期,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养殖户养一头肥猪平均损失三、四百元,为减少损失少喂饲料,很多养殖户在猪未达到出栏体重(190—240斤)甚至刚过百斤时就卖掉;有的养殖户甚至把用来生产的老母猪卖掉,导致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冬季小猪存活率相对较低,因此到夏季出栏量就少。再就是目前行情好,有不少养殖户“捂栏”,生猪达到标准体重也不卖,待卖高价。此外,青岛生猪协会分析,青岛进入旅游旺季,餐饮行业对猪肉需求量增大,或许是猪肉价格上涨的又一推手。(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