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相继迎来持续的强降雨天气之后,多地出现了抛售的态势,这也是猪价继止跌趋稳之后再度出现小跌的原因。对此,很多养殖户反映提前出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预防后期洪灾和防止生猪生病。经过强降雨后,天气回暖病菌滋生,而预报显示后期或还有降雨天气,那么在高温和降雨交替出现的情况下,大家为了避免加大损失,不得不选择出栏,甚至有些是基本达标的生猪也全部出售。经过我们畜牧之友调研发现,这改变了短期市场供需平衡,猪价已开始下跌,至少从之前止跌趋稳的态势再次出现动荡。
供需双方博弈,猪价小跌:
由于养殖户为了规避灾情和疫情造成的短期生猪抛售加速的同时,猪肉消费端的需求量并无明显变化,因此,供需阶段性的变化令猪价开始出现一定幅度下跌。
目前屠宰场和养殖场两端正在进行博弈,因为此轮猪价的上涨并未给屠宰场带来足够的利润,反而压低了利润。那么屠宰企业自然不会放弃集中出栏和抛售这样的机会,而且,目前肉价依旧高位,供应的增加依旧没人消费者吃到便宜猪肉,可见当终端价格不变时,靠着走量生存的屠宰场利润受限。可以肯定,目前猪价处于短期下跌的态势,供需双方自然会继续博弈,在高温和淡季以及灾后抛售的阶段之内,猪价反弹力度不大,屠宰也将继续压价。
养殖成本不是太高,养殖户有利润:
虽然,自从6月份以来生猪价的跌势给“八戒”降了温,并且低迷态势几乎接近两个月了,但是较之往年相比,目前的猪价依旧是高温运行的阶段。在说养殖成本,虽然近来仔猪出现了首次回落,玉米和豆粕价格也出现了微幅的回升,但是目前补栏一头小猪差不仍在750块钱以上,而且玉米、豆粕价格虽有降势但却难跌,养猪重要的成本中仔猪价格偏高以及饲料价格上涨,导致目前的养殖投入依旧较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盈利空间。业内认为,目前补栏的话出栏时间大概为元旦前后,能赶上腊肉以及腊肠制作旺季。但是这也是需要饲养技术和资金实力做后盾的,目前饲养风险极大,加上灾后疫情的不确定性,大家或许可以等待下月底补栏。
大雨给生猪长价拖后腿:
之前环保政策不断加码使得生猪产能的恢复进程放缓,这对延长猪周期上扬时间而言是有利的,加上产能淘汰的较为彻底,因此我们猪价的涨势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是今年上半年猪价的持续飙高也引发了养殖户的补栏过热情况的出现,同时6月份的暴跌行情也使得这种补栏热的现象戛然而止,养殖户对后市看涨信心下降,补栏再度回归理性。另外,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今年由南到北的持续降雨过程,虽然本次猪只死亡的数据还没有明确的报道,但是在水灾和疫情的影响下,无论是生猪、小猪和母猪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加之暴雨之后又是高温,饲养风险随之增加。因此,本次暴雨洪灾其实已经造成了一定数量的缺口,或将拖慢生猪存栏的复苏进度。
生猪价格短时期内难以向上:
上一周初得益于南方的暴雨洪涝灾害,交通受阻、猪场受灾,影响了生猪市场的供应量,猪价出现了小幅反弹的行情走势。但是连续的强降雨天气,也压制了生猪出栏的节奏,这样一来上游养殖户出于雨后疫情的考虑加快了灾后出栏的节奏,而屠宰企业则以消费市场处于淡季以限量压价为主要操作手段,因此大雨造成的猪只减产暂未给其带来多大的反映。那么供需博弈之下,势必造成后市生猪价格短时期内难以向上,而且不乏小幅走低的可能。因此,建议养殖户不要在盲目养大猪,密切关注猪价动向,合理调整存栏结构,适时出栏,同时注意高温高湿气候下做好猪只饲养管理和灾后疫情防控。
生猪价格上涨的空间不大:
进入6月份以来,市场供应持续增加但需求减弱是猪价持续弱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前期生猪价格不断走高,大家集中压栏,可后期随着生猪价格一步步平稳下调,大家选择了集中出售,屠宰企业趁机压价。而且猪肉消费进入传统的消费淡。其次,从客观环境而言,为了平抑此前持续高涨的猪肉价格,国家加大了对各地储备冻猪肉的供应,并市场猪肉供应量增加。还有不能忽视的是猪肉进口量的冲击作用。
再次,饲料原料价格涨势加大了养殖户出栏的积极性,豆粕、玉米等主要饲料价格快速上涨,成本增加会直接导致利润缩减,因此养殖户在第二季度纷纷加大生猪出栏量。加上近来受到持续暴雨的影响,出现了加快出现和交通受阻生猪堆积的局面。相对来说,即便经历了大跌的走势,猪价和肉价依旧是高位运行的。虽然我们极其肯定后市猪价的反弹态势,但是不能否定受生猪周期和市场价格因素的共同作用,加上夏季高温和极端天气的影响,业内认为后期生猪和猪肉价格依旧存在震荡微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