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14省份猪价上涨,8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浙江,下跌0.34元/千克于13.43元/千克;全国最低价为黑龙江,下跌0.04元/千克于12.01元/千克。新疆上涨0.36元 /千克,天津上涨0.16元/千克,安徽上涨0.15元/千克,涨幅较大;浙江下跌0.34元/千克,湖南下跌0.20元/千克,跌幅较大。河南、海南今日持平。
清明节期间部分地区猪价小幅下跌0.1-0.2元/斤,绝大部分省市以稳定为主。黑龙江在 5.9-6.0元/斤。吉林在6.0元/斤。辽宁在 59-6.0元/斤。河北主流价6.0-63元/斤,唐山最高仍在6.5元/斤,邯郸大猪量少。河南价格在6.1-6.3元/斤之间,卖猪人多,屠宰场交易热情不高,价格有回落趋势。山东主流价下调0.1元/斤,今日在6.2元/斤,临沂特级猪最高6.4元/斤。浙江诸暨价格居高,明日价格上调 0.1元/斤。广东6.45元/斤。福建漳州上调0.1元/斤,在6.4-6.6元/斤。
东北地区近几日较为稳定,变化不大。湖南部分地区下调0.2元/斤,山东下调0.1元/斤,河北、河南有小幅下滑趋势。清明出栏小高峰导致部分地区猪价下滑,但影响有限,全国整体依旧以稳定为主。业内普遍对后期猪价持看好态度,但价格涨势不会太大。
清明节前后生猪价格趋稳
清明假期期间,猪价走势较平稳。清明假期已过,需求高峰远去,加上金锣病猪事件逐渐平息,支撑猪价上涨的动力不足,猪价止涨趋稳。终端需求仍属于淡季,屠宰企业冻品库存不低,终端鲜销不畅,屠宰量一般,成本压力大,压价收购的心理较强。屠宰企业压价收购的现象较多,但猪源少造成大幅压价有困难,因此导致猪价弱势稳定。
全国生猪市场总体结束了持续近两周的恢复性上涨,暂时止涨趋稳。上周末3月29日瘦肉型猪出栏价格涨至12.44元/公斤,进入本周后,先是继续上涨至3月30日的12.51元/公斤,之后便开始震荡趋稳,至本周末4月5日,仍为12.51元/公斤。较去年同期已上涨近20%。
清明节过后,终端需求将比节前更清淡,猪价后期或许会有一段时间的下滑,但终受到生猪供应的牵制,猪价下跌的幅度或不会太大。
前几周报告中我们曾分析认为,3月19日开始的上涨受金锣康复猪事件助推。此类事件通常很难持续吸引媒体注意力一个月,一旦事件有所平息,各大媒体注意力转移,猪价就有可能暂时停止上涨,略有回调。本周事件基本得到平息,各大媒体也不再报道此事。猪价也应声止涨略有回调后开始趋稳震荡。这期间屠宰企业曾尝试下调价格,因为金锣事件期间大量康复猪难以上市,事件平息后各大屠宰企业试图通过降价来逼迫市场放量。
在此,我们提醒各大屠宰企业莫逆势而为!市场周期有盈利也有亏损,产能有过剩也有不足,定价权有归买方也有归卖方。随着过剩产能的淘汰,供给将进入长达一年以上的持续下降,供需的缺口也将持续扩大。被屠宰企业握在手里长达3年的定价权将逐渐向卖方养猪人转移,降价逼量的伎俩只可能引来更为严厉的压栏和惜售。
同时,全国养猪人也需对当前和以后的市场有清晰的认识,低迷了3年、连续亏损了15个月的生猪市场终于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养猪人也终于可以在猪价的定价方面通过适度的压栏发出自己的声音:“你给的价格低,我就不卖!”。但不建议长期压栏,毕竟即使小河水少可以通过建坝来抬高水位,但一旦水位过高,依然会引起决堤!即使猪少,压栏的时间久了,积蓄的大猪多了,猪价依然会下跌。任何一轮的猪周期通常都是“一波三折”式的上涨和下跌,没有连续只涨不跌的持续一年以上的周期性上涨期和连续只跌不涨一年以上的下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