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伴着初冬暖暖的阳光,大街乡贺田村的梯田有着别样风情。层层叠叠尽是郁郁葱葱的栀子树,金黄色的栀子果从树叶丛中探出身子,沐浴着阳光。林中,六七个农户或背着袋子或拎着篮子正在忙碌采摘。他们个个动作麻利,“咯吱”一声响起就摘下一个。
“种下去三年,这是第一年摘果呢。”农场主毕国锋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的丰收景象,笑容满面。据他介绍,眼下摘的这些栀子果马上要运往外地,价格在一公斤1.8元左右,“要是产量大,厂商会直接过来收购。”
金色的栀子果,带着几片绿色的“叶子尾巴”,瞧着还挺惹人喜。事实上,这果子对于山里人来说并不陌生。正在采摘的傅志华回忆道,以前他们常在山上摘到野山栀果,洗干净后可直接泡在米酒里,一壶酒放两三个,半个月,米酒就成黄色,不仅好看还养生。
一个栀子果就有这么大作用?据了解,栀子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天然色素原料,着色好又安全,是近几年来世界流行的新型天然色素,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三大体系。3年前,毕国锋在台州一朋友处听闻这种山栀果经济效益可观,他便想试一试。回家后,他从村里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将山栀苗和荞麦套种。
“种东西光靠经验还不行,得有技术呢。”毕国锋引种了2万株山栀树苗,第一年,因为种植经验有限,也曾出现过病虫害侵袭的局面,他一方面咨询了台州的朋友,一方面上网查询资料,最后控制了病虫害。在毕国锋的精心照料下,满山的栀子树越长越好。
在他的带动下,周边邻居也一起加入“花香”事业,“他们种了6000余株,这回摘下的果子就跟着一起卖了。”毕国锋说,新时代的农民就要勇于尝试,所以接下来他还打算将山栀和茶树套种。
“我这也是一举多得了。”毕国锋兴奋地介绍道,一到初夏,贺田村因为这百亩山栀,空气中会有淡淡的清甜香味,一朵朵,一簇簇白色的山栀花吸引了路过的游客,也算是为村里的乡村旅游添了一份新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