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最后一天,黄海洲回到阔别了20多年的老家,重庆市荣昌县路孔镇。见到昔日的乡亲,这个在云南已经创造了千万财富的人却有些尴尬。
重庆市荣昌县石庙村,是一个只有2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对于已经离开家乡20年的黄海洲,乡亲们有了一点陌生。20年前,当20岁的黄海洲离开家乡时,没有人会想到他会在千里之外的云南成就千万财富。
村民:其他都在这个附近做点小生意,都没有像他这样子成功的。
村民:我说我们的岁数比他大一点,比起他,相差很悬殊,他们在外头跑社会,跑江湖,赚了钱了,肯定要比我们要富一些。
今天的黄海洲还没有忘记小背篓的编法,但村民们已经不能把现在的他和过去联系在一起。在村里,黄海洲的家曾经是最穷的一户,住的房子最破,穿的衣服补丁最多,连上学的学费,都是捡狗屎卖肥料挣来的。
黄海洲:一斤狗屎卖5厘钱,我的学费就是从捡狗屎里面来,看到狗屎感觉很兴奋,因为这一堆狗屎对我来说就是财富,就是钱,我就像捡到钱一样高兴。
这次回重庆老家,黄海洲是来处理家乡已经荒废的老宅。自从1999年父亲过世,老家的亲人们都跟着他在云南一起创业。
得知黄海洲回来,荣昌县招商局的领导闻讯赶来,希望黄海洲能回乡投资办厂。
招商局副局长:非常欢迎他,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一些政策和重庆直辖市制定的一些政策,都能够让他全部享受。
在当地人眼里,黄海洲从没资金、没技能到赤手空拳打拼出一个年创产值3800万的产业,充满了很多传奇。只有黄海洲自己清楚,如果他当初不是背井离乡,就不会有今天的一切;如果他不是在云南傣族村寨里,意外发现那个财富秘密,他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那么,黄海洲在云南傣族村寨里到底发现了什么,改变了他的一生?
黄海洲今年40岁。1990年,20岁的他望着贫穷山村的沟沟坎坎,看不到一丝改变命运的曙光,除了一身力气,他别无所有。就在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出去闯一闯。
拿着仅有的40元钱,黄海洲来到了昆明,他打过零工,做过保安。
直到半年后,他辗转来到云南瑞丽,在一家牛肉干加工厂里做起了切肉工,才算稳当了一点。虽然每月只有60元钱的工资,但有了这个相对固定的工作,黄海洲已经相当知足。
黄海洲:那个时候就是早上起得最早,晚上睡得最晚,然后总是想办法去干好。
孔繁紫:敬业,很敬业,比如让他在外面的帐,从来没有打失误过。
勤劳的黄海洲深得厂长孔繁紫的信任。1991年6月的一天,黄海洲接到一个任务,要他去当地的傣族村庄买一样东西。连黄海洲自己也没想到,第一次走进傣族村寨,就会让他发现一个周围人都忽视的东西,正是这样东西,不仅让他创造出千万财富,还引爆了云南一个产业的发展。
黄海洲:就有一种感觉,冥冥之中就有一种感觉,以后我会做这个东西,只要我有机会我一定会做这个东西。
在傣族村寨里发现的财富秘密刺激着黄海洲,但是黄海洲没有启动资金,他只能把这个秘密埋藏在心里。
从傣族村寨回来,黄海洲主动向老板提出要外出跑销售。虽然比切肉更辛苦,而且风险也大,但他觉得这是他实现那个财富秘密必须要闯的第一关。因为只有这样他才可以更快地挣到启动资金,让他把财富秘密变成现实。
挣钱、攒钱成了黄海洲拼命干活的全部动力。在他看来每存一笔钱,就是向那个财富秘密更近了一步。
孔繁紫:省到住宾馆住一二十元的,他住十元,二十元的宾馆,吃饭,我们当时一天报50元钱,但是他都还有节余。
黄海洲:南宁那个地方,为了节省买床的钱,80元钱,买床的钱,一年半时间睡在地板上。
6年时间,黄海洲不停地挣钱、存钱,毫不在意人们的任何看法。
而黄海洲的收获不仅仅是挣钱、存钱那么简单。就在这6年时间里,他掌握了一些销售窍门,更重要的是他结识了遍布云南省内外的一些经销网点,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关系,为实现他隐藏多年的财富秘密埋下了伏笔。
1997年5月,黄海洲终于盼来了期盼已久的激动时刻,他终于积攒到了6万元钱。那个保守了6年的秘密也终于可以变成现实。果然不出所料,依靠那个傣族村寨里发现的秘密,黄海洲6年就赚到了600万元。
重庆小伙怀揣40元闯荡云南,傣族村寨意外发现财富秘密。打工六年积攒六万元启动资金,依靠一个秘密创造六百万财富,谁料引爆一个产业遭遇双重危机。看黄海洲创业路上怎样化险为夷,创造新的财富奇迹。
重庆荣昌的黄海洲为生活所迫,来到千里之外的云南瑞丽。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傣族村寨里发现一个财富秘密。这个秘密在当地熟视无睹,却改写了黄海洲的人生。6年时间,他不停地挣钱、存钱,都是缘于这个秘密。1997年,他终于积攒够了一直盼望的6万元启动资金。
在这间位于瑞丽市勐卯镇红光村的老房子里,1997年6月,黄海洲开始把这个财富秘密变成了现实。
黄海洲:那个上面是茅草房,下面是驴圈,然后我们就把它改造了以后,厂就在这个地方。
凭着使不完的力气,黄海洲起早贪黑地干,一年就赚到了10万元钱。在随后的6年时间里,他依靠这个财富秘密,依靠过去跑推销的经验和积累的关系,把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
到2004年,黄海洲年销售额已经达到600多万,他在瑞丽娶妻生子,兄弟姐妹也都跟着他来到云南。也是在这一年,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他做的事情开始被很多人效仿。当初他在傣族村寨发现的这个秘密,因为资金门槛低,技术要求不高,只是没有被别人发现。可当他开发的产品成为云南旅游特色产品,曾经的秘密再也守不住了。到2004年云南就有了20多家制作这种产品的企业,激烈的竞争让黄海洲原料告急,市场告急。背负受敌的黄海洲知道,他能成功靠的是他发现的那个财富秘密,这个秘密也能让他失败。
那么黄海洲当年在傣族村寨里发现的是什么?在瑞丽市勐卯镇姐勒村,我们见到了当初征服他的这样东西。
黄海洲:最原始的火烧干巴是这样烤,顺刀肉,顺丝,这样的肉做出来的火烧干巴才很好吃,然后烤的时候要不断这样子翻,然后我们吃的时候就是这样,非常好吃。
火烧干巴原本是傣族百姓保存牛肉的方法。是用肥膘牛肉,经木炭火烤、木锤舂成。全部依赖手工,制作起来费劲,尽管人人会做,但当地没有人把它当作是一个多赚钱的事。
村民:一代一代传的,一代传一代下来的,时间长,烤起来,因为麻烦。
在瑞丽打工期间,黄海洲第一次走进当地的傣族村寨,就是要买这种叫火烧干巴的下酒菜。当时忍不住好奇的黄海洲偷偷拿出一块尝了尝,一下子激起了他的兴趣。黄海洲一打听,发现它不仅是傣族的一大名菜,而且当时只有傣族村寨里才有卖的,最重要的是,做这个门槛很低。
黄海洲:五六万也可以做,门槛比较低,那么门槛低的话就适合我们这种,刚刚开始创业的这种人。
在黄海洲眼里,本钱不大,技术好学,是难得的赚钱门路。
为了这个发现的财富秘密,黄海洲改行做销售,赚到6万元启动资金。又用6万元6年时间创造600万。
2004年,随着云南省旅游资源的开发,火烧干巴逐渐成为一个地方特色食品,被外来游客所看好。此时黄海洲发现的财富秘密也已经公开。竞争随之而来。
黄海洲不怕竞争,而他没想到,恰恰是这种竞争给他带来了个釜底抽薪,做火烧干巴最关键的原料——牛肉不好买了。
活牛市场经纪人1:这样一头牛可以涨到200元钱,价格肯定要高点,一斤肉高个两三角钱,那样有可能买得着了。
活牛市场经纪人2:涨肯定会涨一点,因为一两家人,三家人争着要肉它这个价格肯定要涨一点,谁不涨呀。
活牛市场风烟四起,加工企业你抢我夺;在农村,这样的争夺丝毫没有减弱,一些加工企业甚至直接跑到农户家里下定金。
畜牧局局长:牛还没有见着,可以说我们叫隔山牛,买隔山牛了。就是牛还没有见,我就把钱打来给你了。
记者:就为了抢牛?
局长:就为了定牛吗。
黄海洲:就是说一天可以加三次价,比如说今天你这个牛好,我加你0.1元钱一斤,那么看到牛少了,又涨0.1元钱一斤,一天可以涨三次价。
记者:涨三次?
黄海洲:对。
记者:那不涨价不行吗?
黄海洲:不涨价你拿不到肉,如果不涨价的话你拿不到肉,拿不到肉的话就造成你没有货供出去,那么你的市场断货,那么就会影响到你后续的一些很多的东西。
原料短缺考验着黄海洲,与之相反,市场上的产品却陷入一场价格战,促销花样百出,价格并没有随着云南省旅游业的升温而得到稳定。
黄海洲:进入到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比如说今天我拿不到肉,那么我的生产就得停,那么我生产停的同时,我的销售也没办法继续做下去,因为市场上没有货,市场上没有货的话反过来,那么其他经销商的话,或者零售商他就会拿我们竞争对手的货。
保守这个秘密,6年时间就赚到了600万,没想到当财富秘密公之于众,却引发这么多人的跟风,带来如此激烈的竞争。
黄海洲这时才意识到,一个意外发现能让自己走向成功的坦途,可是,仅靠一个发现远不能确保一辈子高枕无忧。这么多人效仿跟风,难道这些年打下的江山就要拱手让人吗?难道这个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财富秘密就这样昙花一现?没有人会想到,遭遇原料、市场双重告急的黄海洲再次发现了一个财富秘诀,这个秘诀没有人能和他竞争,也是再次发现的这个秘诀,让他在云南一路攻城略地,拥有了一年3800万的财富。
1990年,重庆荣昌的黄海洲为生活所迫,来到千里之外的云南瑞丽,在傣族村寨里,他意外地发现了火烧干巴的商机,凭借这个发现,他6年时间创造600万的财富,引爆了一个产业,也引发了激烈的竞争。在遭遇原料、市场双重危机时,黄海洲却又再次发现了一个财富秘诀,让自己一路攻城略地。
每天早上7点,黄海洲都要带着他的所有员工,从这样的晨会开始一天的工作。这些人表面看起来各个平凡普通,但在黄海洲的心里,他们却是一群狼。
黄海洲: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像狼一旦锁定目标,不达目的死不罢休。
在这群被黄海洲比喻为狼的团队里,他最看中的就是这个叫李军的人。2004年5月,正是李军的到来,让困境中的黄海洲看到了希望。
黄海洲妻子:李军刚刚来的时候个子有点矮,也特别瘦一点,衣服都是很旧很旧的那一种,就是说头发呀各方面看着就知道是很苦的那一种人。
李军:哎哟,自身很糟糕的,糟糕的不得了,很糟糕的,那个自行车还是花了20元钱买的,剩下的就是800元钱了,其他都没有了。
李军也是重庆人,2004年应聘在黄海洲的工厂做推销员,而李军和黄海洲当初到云南的时候一样,一无所有。但就是李军,让黄海洲不仅扩大了市场份额,也解决了牛源短缺的问题。
2004年8月,李军提出要黄海洲赊给他价值20万元的火烧干巴,让他外出打市场。按照规矩,销售员必须要先垫付货款,才能拿货销售。可是只有800元的李军一开口就要赊销20万元的火烧干巴,这让黄海洲犹豫不决。
黄海洲:当时我们整个公司周转资金也就是五六十万这个样子,那么不是在充足的情况下,我把货赊欠给他的话,万一收不回来,对我们的风险就很大就造成很大。
公司财务经理:当时我觉得他胆子太大了,如果跑了的话,这个可能就是整个资金链就断掉了,你看一半的现金流就没有了,可能就面临着公司无法经营下去。
因为牛源竞争,黄海洲一直都是高价买牛。如果大家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对黄海洲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黄海洲还是决定走出这步险棋,如果能成功,将让他在困境中突围。
2004年,云南省旅游业开始提速发展,黄海洲明显感到,火烧干巴的竞争,最为激烈的是云南省内各大旅游城市,而其他一些旅游并不发达的城市,在黄海洲看来却是一个个难得的空白市场,能够抢先拿下就是抢占了先机。
面对竞争,黄海洲要开辟新的市场,但无抵押赊欠经销又存在着风险,黄海洲决定冒险一试。可令黄海洲没想到的是,在赊欠给李军20万元的货物1个月以后,李军却没有了消息。
黄海洲:按照我们那个原计划呢,每个月的中旬和月底这两次是要还款的,那么到了月底的时候那个款还没回来,我们就打电话给他,然后打不通。
三番五次的电话,都是无法接通。黄海洲在焦急地等待中度日如年,可每次他充满信心的把电话打过去,又总是失望地挂断。一天过去了,没有消息,两天过去了依然没有消息,失望渐渐演变成一种恐慌。
妻子:就是知道的,熟悉的,都熟悉的人都打听,问一下说知不知道这个人,现在在什么什么地方。
在焦急地等待3天后,黄海洲终于收到李军打回5万元货款的消息。虽然是虚惊一场,但从此,黄海洲开始组建他所说的,像狼一样的销售团队。
黄海洲:我觉得这种办法是成功是可行的,那么这样以后,我相信通过这样以后呢,我们将会培养一大批忠诚的经销商。
李军虽然身无分文,但在黄海洲眼里,他却能吃别人吃不下的苦。
李军:靠我自己的精气神,然后我们两夫妻一起,挨家挨户的去做地毯式的推销,那时候叫地毯式的,就是说一袋也做,两袋也做,三袋也做,不要管它数量的大小。
黄海洲后来得知李军去推销产品时也是每天睡在地板上,靠一辆自行车走街串巷。黄海洲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他从此决定,只招收与李军同样来自农村、同样家境贫寒但有一种吃苦精神的人做自己的销售员。这种人能吃苦、重情谊,相反,对待遇却不斤斤计较。如果有这一帮人做自己的销售队伍,将会无坚不摧。
果然,不到半年,黄海洲就利用30个销售人员,让他的产品遍布云南各地。
2005年,销售收入突破一千万,仅李军打开的云南玉溪市场,销售额就突破300万元。随着市场占有率的扩大,黄海洲先后收购了3家火烧干巴加工企业,为他提供初加工原料,这彻底解决了黄海洲的双重危机。
如今这些销售员已经丝毫看不出当年一无所有的样子。可是每天开完晨会,这些人每次出门的时候,手上都拿着一块抹布。这些抹布再次成为黄海洲占领市场的武器。销售员定期到各个销售点,免费帮主人整理货架、擦拭货品。
周海军:通过事实证明呢,我们这样一抹的时候,老板对我们整个一些认识重新提了一个高度,就是说在同样的条件下,可能陈列面会优先考虑给我们,他可能在消费者来选购商品的时候,他会推荐我们的产品。
男经销商:哪个产品好吃,销售量好,我们就会跟公司讲。
女经销商:交流得比较好,就是一个星期可以见到好几次,他们谈话还有各方面都比其他的要好。
在傣族村寨发现被人忽视的财富秘密,黄海洲靠先人一步抢占了市场先机。在别人跟风模仿,黄海洲用吃苦耐劳的销售队伍占据了市场份额。现在黄海洲意识到,像火烧干巴这样的休闲食品,竞争的核心不是消费人群的竞争,而是消费渠道的竞争,通过服务,培养经销商的忠诚度。而这些来自农村的销售员,对这样的服务没有任何怨言。
2009年,依靠火烧干巴,黄海洲收入达到3800万,当年怀揣40元闯荡云南的他,建立的企业已经成为云南火烧干巴产业中的龙头。
2009年12月14日,黄海洲设计的观光生产厂房,在瑞丽市工业园区破土动工,新厂房具有傣族风情,结合旅游,在新的一年,他要把游客直接引到他的生产车间。